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主体技术创新能力的公认指标之一。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判断一个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十三五”期间,陕西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国家队”担当领跑者角色,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绝对贡献者;除西安市遥遥领先外,咸阳和宝鸡两地表现突出,各地优势鲜明。
一、从数据总量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势头强劲
“十三五”期间,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这三个领域的授权发明专利数居前三位,合计占全省战略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一半以上(见表1)。且与全国战略新兴产业TOP 3保持一致,其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排名依次为第八名、第九名和第十一名。
表1“十三五”期间陕西授权发明专利的产业情况
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十三五”期间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超万件,超过了全省总量的1/4;从2016年的1413件增加到2020年的3530件,年均增长25.72%(图1)。该产业领域前两位的是下一代信息网络(4685件)和电子核心产业(3561件)两大方向,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占到40%和30%。
图1“十三五”期间陕西授权发明专利年度趋势
新材料领域中,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3789件)和先进有色金属材料(2552件)居前两位,分别占该领域全部授权量的45%和31%。其中,我省在钼材料、钛材料领域有较强优势,其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前两位。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662件,占该产业领域全部授权量的62%,位居第一。
二、从发明专利主体看:“国家队”担当领跑者
“十三五”期间,我省发明专利授权量TOP 10的机构均为高校。全省约有60家高等院校共获得2.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占全省总量的60%。特别是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两家的合计数,超过了全省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1/4(表2)。
表2“十三五”期间陕西发明专利授权量TOP 10
企业作为全省授权发明专利的第二大主体,总量为1.2万件,占全省的26%(表3)。此外,全省共有114家科研机构获得了授权发明专利,总量为4558件,占全省总量的10%(表4)。
表3“十三五”期间陕西授权发明专利申请企业TOP 10
表4“十三五”期间陕西授权发明专利科研机构TOP 10
从发明专利的授权主体看,不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院所,“国家队”是绝对主力,彰显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三、从地区数据看:西安市遥遥领先,各地区优势鲜明
从各市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规模看,“十三五”期间,西安市占绝对优势,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超过4万件(42576件),占全省总量的90%,数量遥遥领先;排第二和第三的咸阳市(1604件)和宝鸡市(1022件)也均突破千件,分别占全省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3%和2%左右。
从产业领域来看,各地市的优势领域明显,显现出战略新兴产业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表5)。
表5 “十三五”期间陕西各地市授权发明专利优势产业 单位:件
注:以第一申请机构的申请地址进行归类统计,杨凌示范区纳入咸阳,韩城归至渭南。
西安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其优势产业TOP3,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约占全市总量的六成。咸阳市、延安、安康和铜川等4个市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基本上占到本地区30%左右。宝鸡市以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个领域引领,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相当,接近全市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一半。
此外,西安杨森制药、西安利君制药、咸阳步长、陕汽集团、西航集团、西电集团、秦川机床、中铁宝桥等多家龙头企业也是所在地发明专利的主要贡献者。
(整理编写:任佳妮,审改:张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