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R&D人员总量继续增长,达到480.1万人年,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为62.0人年/万人。R&D研究人员总量达到210.9万人年,万名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为27.2人年/万人。R&D人力规模仍居全球首位,R&D人力投入强度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差距有所减小。
一、我国R&D人员总量平稳增长
2019年,我国R&D人员数量继续增长,高学历人员占比上升,R&D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R&D活动的人员总数为712.9万人,比上年增长8.5%,其中68.2%为全时人员。在R&D人员中,女性185.4万人,比上年增长5.4%;博士60.7万人,硕士103.8万人,本科毕业生289.2万人。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到总数的23.1%,比上年提高15.2%。
按全时当量统计,2019年我国R&D人员总量为480.1万人年,比上年增加42.0万人年,增长9.6%,比上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
R&D研究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210.9万人年,比上年增加24.3万人年。R&D研究人员占R&D人员的比重为43.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图1我国R&D人员总量变化趋势(2006-2019年)
二、企业R&D人员比重小幅下降,基础研究人员比重上升
2019年,我国企业R&D人员总量达到366.8万人年,占全国的76.4%,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R&D人员分别达到42.5万人年和56.6万人年,两者合计所占比重为20.6%,比上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其他事业单位R&D人员为14.2万人年,占全国的比重为3.0%。
2019年我国R&D人员中,R&D研究人员占全部R&D人员比重为43.9%,比上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基础研究人员为39.2万人年,占比8.2%,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应用研究人员为61.5万人年,占比12.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试验发展人员为379.4万人年,占比79.0%,与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从执行部门R&D人员按活动类型的分布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对三类R&D活动的人力投入各有特点。高等学校偏重于科学研究,2019年高等学校投入科学研究活动的人力比重为92.8%,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企业重视试验发展活动,投入的人力最多,2019年所占比重达到95.8%,比上年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研究机构对科学研究的人力投入多年来相对稳定,2019年达到56.6%。
从三类R&D活动人员在执行部门的分布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国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员占全国的比重最高,基础研究人员占68.1%,应用研究人员占42.0%;其次是研究机构,基础研究人员占23.5%,应用研究人员占24.1%;企业基础研究活动人员较少,只占全国的3.1%,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我国从事试验发展活动的R&D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2019年企业试验发展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为92.6%。
三、我国R&D人力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继续缩小
从人员投入规模看,中国的R&D人员和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已稳居全球首位。2018年,美国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为155.5万人年,在全球发达国家中的规模最大。除中国和美国外,研发人力投入较大的国家还有日本、俄罗斯、德国和韩国,这4国的R&D人员均超过50万人年,R&D研究人员均超过40万人年。
我国R&D人力投入强度保持着逐年稳定增长态势,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从2010年的33.6人年/万人上升到2019年的62.0人年/万人,年均增长7.0%。万名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数从2010年的15.9人年/万人上升到2019年的27.2人年/万人,年均增速6.1%。
我国R&D人力投入强度指标在国际上仍处于落后水平。2019年,在R&D人员总量超过10万人年的国家中,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人员数最少,多数发达国家的每万名就业人员的R&D人员数量是中国的2倍以上。从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研究人员数看,2019年,在R&D人员总量超过10万人年的国家中我国排名最低,而多数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值约为中国的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