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陕西日报:“小巨人”争当新能源“领跑者”
来源:宣传教育与统战处转载     发布时间:2024-11-29 11:42    浏览次数:次    

2024年11月29日《陕西日报》第05版

11.png

本报记者 肖倩

只需充电1秒钟,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便可增加1公里。这一引领充电桩行业的新技术,今年以来被广泛热议。

早在2022年,这项快充技术就被西安一家企业攻克,却鲜有人知。这家企业就是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慧充”)。

11月18日,记者向绿能慧充副总经理李恩虎提起此事,他淡然一笑:“我们只是一心一意把产品做好,确实不太擅长营销,只要市场、客户认可就行了。”

绿能慧充投融资部部长潘亮介绍快充设备的优势时说:“通过风冷主机和液冷终端的有效结合,设备能实现有效散热并具有超高的充电效率。同时,采购成本极大降低。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我们公司的产品极具性价比。”

致力于研究核心技术,绿能慧充已在充电桩行业深耕七八年。早在2017年,他们就抓住新能源汽车这一风口,凭借专业的团队、强大的研发实力,推出第一代自主研发的一体式直流充电产品,在充电桩行业站住脚跟。

“当时,行业有两条技术路线可选择,一条是‘走充电’,一条是‘做加氢’。对于氢燃料电池,日本、韩国的专利技术较为领先。而在锂电池领域,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专利布局,我们都有很大优势。我们公司的核心研发成员来自艾默生、特锐德、特变电工等电气行业龙头企业,对技术走向有很大把握。”李恩虎笑着说,“事实证明,当时走的这一步,现在看来是‘赌’对了。”

“赌”是谦虚的说法,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绿能慧充拥有研发人员300多人,占员工人数近一半;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6%,远高于同行;自制了多款核心充电模块,参与3项国家标准制定……

“新能源行业很‘卷’,技术更替也快,我们要是不进步就会被市场淘汰。”李恩虎坦言,“‘卷’价格,实在是‘卷’不动。先进技术和可靠品质才是公司追求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做客户需要的产品,还要做引领行业的产品,更要做行业的‘领跑者’。”

目前,绿能慧充的充电堆(群充)产品已实现行业领先,全线路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0%。不久前,公司还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沣东新城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公司先后与滴滴旗下小桔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工程实验室,开展储能、充电控温、降噪、人机交互等技术研究,攻克多个重大技术难题,拥有技术专利167项、软件著作权13项,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靠质量求生存、赢口碑的还有“小巨人”企业陕西北方风力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方风电”)。仅用15年时间,该公司就成长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风电机轴生产企业。

北方风电总经理姜建忠介绍:“我们的‘拳头产品’是风力发电核心零部件——风力发电机电机轴,以及齿轮箱里的行星销轴、能量管等关键零部件。由于质量控制得好,这些产品在国内外都是免检产品。”

11月18日,在北方风电生产车间,工人们戴着护目镜,在精密机床上仔细加工风电机轴。风电机轴直径最粗处为650毫米,加工偏差不能超过0.03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

该公司专注于高精度的风电机轴生产,已实现产品高度专业化,有8个品类60余种规格的风电机轴,实现了1.5兆瓦至15兆瓦风电机轴全覆盖。

“陕鼓集团涡轮增压机上的轴也交给我们精磨。转速几万转的轴,精度要求极高,锥面的贴合度须大于85%。”姜建忠自信地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总能让客户满意。”

凭借过硬的品质、快速交付能力,北方风电已成为丹麦维斯塔斯、德国弗兰德、西班牙英达等全球风电领先制造商的战略合作伙伴,产品远销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印度、巴西、美国、塞尔维亚等国家,出口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

近年来,围绕“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陕西加快新能源基地项目落地。截至今年6月底,陕西新能源装机达4213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比重达42%。预计到今年底,陕西新能源装机将突破50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的比重将突破45%。

坚持新能源优先发展、大力发展不动摇,陕西将加速建成3个新能源基地,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

乘着政策东风,我省新能源企业快马加鞭、创新突破。

“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新产品,用滑动轴承代替齿轮箱里的滚动轴承。产品成本将更低,重量也能减轻……”姜建忠侃侃而谈。

向“新”发力、勇立潮头,已成为陕西新能源企业的共识。随着新能源技术不断更新、新产品不断涌现,更多陕西“小巨人”将崭露头角,竞逐“新赛道”,争当“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