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赛事

2018赛事

时间: 2020-07-02 19:3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2018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圆满结束

2018年9月12日,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五届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西安举行。本届大赛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共同承办。

大赛4月20日正式启动,8月21日尽调结束,历时4个多月,共有373家企业报名参赛。按企业初创组和成长组两个类别,分电子信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6个领域进行角逐。经过网上初赛、复赛、决赛、尽职调查等多个环节层层筛选,最终选拔出一等奖11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33名,优秀奖63名,5家承办及协办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17家成长型企业和6家初创型企业被推选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行业总决赛。

与以往大赛相比,本届大赛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与国赛对接,首次采用国赛比赛标准8+7模式,即8分钟路演和7分钟答辩,15分钟完成比赛;二是复赛和决赛阶段采用电子打分,现场出分,充分体现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三是优化专家队伍,聘请全国创投行业领域专家担任评委,进一步提升评选质量;四是严格尽调程序,制订详细方案,完善尽调内容,确保尽调质量;五是全面实行“以赛代评”大赛奖励政策,支持获奖企业直接申报省科技企业培育计划项目。

通过比赛,涌现出了一批有创意、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也发现培养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省科技厅以“大赛+项目”的改革方式支持获奖企业成果落地转化,省人社厅在创新创业人才职称评审方面予以优先推荐,省委网信办在双创工作宣传及组织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在大赛工作组织实施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大赛各主承办单位本着高质量办好大赛的目标,为参赛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确保了大赛顺利进行。

省科技厅副厅长林黎明、赵怀斌,省委网信办副巡视员王创、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任卫新年、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杨铭、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等同志参加仪式并为获奖单位颁奖。各地市科技局,各高新区、孵化器、众创空间,各获奖企业、投资机构及新闻媒体等单位共计300人参加了会议。


2018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圆满收官

由科技部指导,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陕西省科技厅、西安市科技局共同承办,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具体实施的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于2018年11月11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最后一次大型活动—现场挑战赛和需求对接会,标志着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圆满收官。


陕西省科技厅正厅级副厅长兰新哲,西安市政府副市长徐明非,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张建政,西安市科技局局长李西宁以及其他相关领导、嘉宾出席大赛并致辞,来自本地区陕西慧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705研究所等58多家技术创新需求企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07家技术解决方团队、相关服务机构、其他承办地区代表以及来自西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高校团委及院系组织的专业观众共500多人参加了本次挑战赛。

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围绕在西安地区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难题、军民融合创新需求,“硬科技八路军”产业关键共性需求,以及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等多样化的创新性需求,积极探索新的科技转化模式,充分发挥西安科技资源的优势,举办多场技术需求企业和解决方专题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激发创新活力,助力西安区域经济发展。

2018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如火如荼地展开。赛事活动从4月份启动,相继举行启动仪式2场、举行了6场需求征集活动、27场解决方案专题讨论、举办军民融合专题赛及硬科技现场公开赛,开展需求征集、解决方案征集等科技服务活动共计520人次。

这次大赛共征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260项,其中军民融合领域技术需求83项,硬科技“八路军”领域技术需求177项,经过筛选分类、形式审查、科技查新等一系列程序,最后由专家逐一进行分析,审核甄别,并出具了需求分析报告,遴选出110项技术创新需求,于2018年9月在中国挑战赛公网面向全国公开发布,并在省、市多家科技信息网站上进行同期发布,征集解决方案。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电研究院、空军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兵器工业集团20 4研究所等一批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组织专业团队参与了解决方案的提供;来自上海、天津、江苏等外地团队也参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共征集解决方案126项。

对于关注度高、方案集中的技术需求,赛委会与技术需求企业共同举办了对接专场活动,邀请了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针对方案进行了评审,同时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组织了专场对接会,与企业精准对接,促成合作。

中国创新挑战赛共举办两场现场赛:分别于11月2日举办了军民融合领域专题赛;于11月11日举办了硬科技领域现场赛,两场现场赛的同期还举办了需求对接会。

经过充分对接,引发激烈竞争致使需求企业难以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并通过组织专家会议集体论证的6项技术创新需求以及18家解决方案进入了大赛的现场挑战赛环节,现场挑战赛采用路演形式,两场现场赛共决出了5个优胜奖以及13个优秀奖。

在11月11日举行的硬科技领域现场赛上,最终,由中国西电集团公司西电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油泵研究团队,西北大学胡朝文团队分别获得优胜奖。由西安理工大学刘普团队、西安领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李嘉团队、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技术与机械团队、西安工业大学杨晶晶团队、西安交通大学沈晓辉团队分别获得优秀奖。

在需求对接会方面:2场需求对接会实现了70项技术需求与126个技术方案的对接,现场签订合作协议51项、合同金额合计2839.7万元。

在定向推送对接方面: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定向推送150项技术创新需求,进行沟通与对接并部分得到了解决。

本次大赛秉持了“常态化沟通、开放式创新、专业化服务”的理念, 遵循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目标,“集众智、解难题”,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本地企业积极提出技术难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和团队也显示很高的参与热情。这说明,广大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面临着众多的技术创新需求,迫切希望得到技术帮助和科技服务;同时,彰显出大西安硬科技之都的科研机构在科技资源储备和技术实力方面,具有深厚的潜力,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和机会,就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并发出耀眼的火光。

案例一

“感谢创新挑战赛,将我们急需的技术和人才送到我们身边。”中船重工705研究所电控与测试研究室主任路骏博士感叹道。

第705研究所是我国承担水中兵器及其发射装置研究设计的总体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一家军工企业,高功率密度DC/DC变换器将用于该所的某军工产品,其技术水平要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攻克此项技术已经成为企业迫切的任务。为此,该企业参与挑战赛发布了“高功率密度DC/DC变换器的研制”这一技术难题,以期解决企业在科研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针对这一需求,有来自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西电研究院的康鹏举博士带领研发团队主动应战,而除了康鹏举团队前来“揭榜”外,还有西安理工大学及西安领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个团队也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最终,康鹏举团队以较多优势从三家方案竞争中胜出,获得优胜奖,希望通过挑战赛这一平台,与该企业的合作,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案例二

西安德信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看起来规模不大,然而在细分金属容器包装设备特别制罐设备领域已闯出一片天地的企业。

听到此次挑战赛的报名信息,该企业提交了一项急需突破的技术难题:金属容器激光焊接技术开发及应用。目前在我国食品三片罐罐身焊接还主要是采用电阻焊,电阻焊采用的是传统搭接焊技术,在焊接时每边会有O.3~2.O 的材料进行重叠搭接,增加材料成本。同时,电阻焊技术存在一定的焊接质量问题,如翻边易开裂,焊缝处耐腐蚀性较差和外观不良,易产生渗漏、泄漏等。激光焊接技术涉及多个学科,是一项先进的技术,所以单靠企业自身的科研力量,实在难以攻克。看到德信发的技术难题,西北工业大学的专家团队,提出了“对接激光焊接镀铬薄壁金属包装材料”的解决方案,通过激光束在大气中焊接的优点,将激光焊接引入镀铬薄板包装材料的焊接中来,减少焊接缺陷,达到用激光焊接机来代替传统的电阻焊机的目的 “目前,专家已对该方案进行了研判,认为解决思路和方法切实可行,如双方合作顺利,预计该项目可在2019年6月前完成。”西安德信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平印介绍。

案例三

陕煤研究院目前正在开展210Wh/kg的第一代三元动力电池量产工作和230Wh/kg的第二代三元动力电池研发工作。据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田占元介绍:“固态电池的高密度性、高安全性、高输出功率等性能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更具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有望替代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电池。开发这种电池需要集成多种技术,采用诸多新结构设计,也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欢迎挑战者们带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到陕煤集团来进行技术交流合作,帮助我们解决在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挑战赛这一平台,西安工业大学杨晶晶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宋江选教授、和西安工业大学谢科予教授三个解决方团队针对这道难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他们都十分熟悉固态电池的前沿技术。企业希望通过现场赛的挑战比拼,让企业最终能够选中满意的解决方团队,实现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而达成合作意向,签署合同,共同完成对高比能、高安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生产工作。


2018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西安赛区)圆满落幕

2018年11月28日,2018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西安赛区)颁奖仪式暨陕西科技军民融合创新论坛在西安兵器基地举行,同时启动运营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军民融合创新中心。陕西省副省长赵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石岩、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段俊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魏建锋、省政府副秘书长兰建文、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刘志刚、兵器工业西北局局长刘建国、西安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王琳、西安市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钱虎威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颁奖仪式由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主持。

首先,兰建文副秘书长和赵岩厅长为省科技资源统筹军民融合中心、西安兵器基地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中心揭牌;兵器工业集团科技环保部李新国副总经理、刘建国局长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民融合双创示范中心揭牌。赵刚副省长、石岩副总经理共同启动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军民融合创新中心运营。

在颁奖仪式中,魏建锋副秘书长宣读大赛奖励公告;赵刚副省长、石岩副总经理、段俊虎副主任为一等奖获奖企业颁发证书及奖牌。

魏建锋副秘书长、兰建文副秘书长、赵岩厅长、刘志刚总经理助理、刘建国局长、王琳书记等领导为大赛二等奖及其它获奖单位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为大赛获奖企业寄语了厚望。之后举办了陕西科技军民融合创新论坛,国防大学教授郑绍钰,国防科工局原局长、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就军事装备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赵岩在致词中指出,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走过五年的发展历程,为“双创”工作上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广大创新创业者的积极参与,已发展成为我省创新创业领域规模最大、科技企业参与度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广和成果转化质量最好的赛事活动,成为推动“双创”工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

赵岩介绍,陕西在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陕西省支柱、主导产业领域优先启动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不断加速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2018年底预计突破1000亿元,稳居全国前列;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相继涌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市场主体发展活跃,高新技术企业年底超过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4200家。科技军民融合创新工作不断发展,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注册运行,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争取早日落户陕西,与中国兵器集团公司等积极推进西安兵器基地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省连续两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省份”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

赵岩指出,省科技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军民部省央地科技融合资源创新、原始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创新,探索构建“平台+标准+数据”管服模式,加快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段俊虎在讲话中指出,大赛组织严密,公开公正,参赛项目质量高,投融资对接活动丰富,充分体现了“融合创新、科技强军”的主题,彰显了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大省的突出优势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巨大潜能。希望陕西赛区以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为契机,充分发挥陕西国防工业及科教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具有陕西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为新时代下的强军梦和强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2018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西安赛区) ,是我省举办的第二届军民融合专业赛,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下,由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办、陕西省科技厅、兵器工业集团西北兵工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办,旨在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军民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发现、挖掘优秀的军民两用技术,推动陕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度融合发展。

大赛自8月份启动以来,围绕“新概念和军民融合高新技术、光电创意创新产品暨VR/AR/MR技术”主题,共征集参赛项目268个,共有来自全国16个省份的202家企业和团队参与大赛角逐,其中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项目占三分之二。经初赛、复赛和决赛,共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7名,并评出优秀组织单位。

大赛期间,邀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资深评委举办了多场路演专题培训辅导,安排多家投融资机构与参赛企业和团队面对面商谈对接。目前,西安经开区已与大赛一等奖获奖企业西安方霖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入区协议,支持企业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扶持资金2396万元;大赛获奖企业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北京中天陆海精控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兵器基地军民融合双创中心签署项目入孵协议,共有6个参赛项目与投融资机构达成了初步投资意向。

各地市科技局、高新区、在陕军工企业、大赛主承办、协办单位,各获奖企业、投资机构及新闻媒体单位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