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正式推荐对象的公示

[ 索 引 号 ] 11610000016000208K/2022-00674 [ 主题词 ]
[ 发布机构 ] 省科学技术厅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2-09-19 [ 发布日期 ] 2022-09-19

关于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正式推荐对象的公示

时间: 2022-09-19 17:4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科技部关于评选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2〕66号)要求,经陕西省评选推荐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工作领导小组评选推荐,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拟推荐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等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马云等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现对拟正式推荐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2年9月19日至2022年9月23日)。

公示期间,对公示的拟正式推荐对象如有不同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一、先进集体

1.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

2.西安市碑林区科学技术局

3.咸阳市科学技术局

4.渭南市科学技术局

二、先进工作者 

1.马云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处长

2.李妍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成果转化科科长

3.陈绪平 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科技局局长

4.王敬青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局长


联系人:乔顺利       电话:029-87294265(传真)


附:拟推荐对象主要先进事迹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9月19日




拟推荐对象主要先进事迹


一、先进集体

(一)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

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是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是全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核心和骨干力量,连续多年受到科技部的表彰并被评为优秀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连续六年被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评为“优秀”考核等次。2021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343.44亿元,全国排名第六位,近年来的年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并在我省第十三次、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转移”模式,在全国率先建设了以人为主体的“技术人”技术转移社交APP,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目前用户近8000人,取得20项软件著作权。着力推动“技术经理人”体系建设,加快了我省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的融媒矩阵为全方位宣传陕西科技注入新动能。


(二)西安市碑林区科学技术局

西安市碑林区科学技术局全面落实省、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建设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成功创建国家级创新示范街区,列入全国首批三家创新街区试点,获批陕西省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示范点和西安市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西工大“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西工大科技创新大厦、西安建大建科大厦等一批“双创综合体”,培育了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建成国家级孵化器2个、国家级双创载体13个、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2个;累计培育企业(创业团队)2350家,其中培育的国家级高企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5.5%。累计上线高校专利330万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2.26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97.9件。


(三)咸阳市科学技术局

咸阳市科学技术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扎实推进秦创原建设,被省委省政府赋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使命。一是锐意改革,推动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科技工委,成立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创建“301科创特区”。二是先行先试,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向全省高校院所开放,组建院士科技顾问、高校院所科技大使和科技企业特派员队伍,构建全方位网络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三是加大投入,设立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亿元种子基金、1.4亿元科技企业贷款补偿基金。2017年以来,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增长131%,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增长11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地市全省排名第一。


(四)渭南市科技局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创新开展了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市有分中心、县有工作站、企有服务团”三级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等亮点工作,服务推广了“渭麦9号”、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瑞香红等重大成果,探索实践了“西安研发、渭南智造”飞地孵化、渭南市科创基金等“渭南经验”,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五年翻两番、科技型中小企业四年倍增等显著成效,培育形成了3D打印、现代农业等具有渭南特色的“拳头产业”,成为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渭南市科学技术局卢青锋同志2022年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局系统先后荣获全国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20多项。


二、先进工作者

马云:女,陕西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处长,中共党员。该同志政策理论知识扎实,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先后参与起草《科技进步条例》《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重大政策文件。多次参与省委、省政府领导讲话、“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省党代会等重大材料起草。推动全省70余家高校推广西北工业大学“三项改革”试点经验,有关工作受到科技部、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高标准组织全省高新区及众创空间现场会、科学实验展演大赛、全省高校院所“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等重大活动。创新性运用融媒体方式讲好科技创新故事,2021年央视新闻联播3次报道陕西科技工作。创新性推动全省高新区协同联动发展,成立高新区创新发展联盟,支持渭南高新区在西安建立全省首家异地孵化器。


李妍:女,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成果转化科科长,中共党员。该同志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工作,新发展创新创业团队917个,高企数增长400%,建设孵化载体18家,杨凌“双创”工作两次受到国务院表彰。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搭建线上线下服务中心,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推行“科技创新券”,建设资源共享平台22家;探索“政银担”风险补偿机制,创新“科创贷”产品;实现技术合同交易16.7亿元、品种权交易2.4亿元。着眼构建多元化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六种推广模式”,开展农技培训55万人次,17429人获得杨凌农民技术职称证书,350个示范基地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效益230亿元,为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杨凌力量”。


陈绪平:男,安康高新区经济发展科技局局长,中共党员。该同志立足本职、开拓进取、履职尽责,认真践行党的新时期关于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措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安康高新区2021年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58位,实现“六连进”,在全省7个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3。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授权、技术合同登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创新指标年均增长超过20%以上,安康高新区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创新资源,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开拓者和实践者。2017年,他本人被陕西省发改委评为全省项目建设先进个人;2018年,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评定为2016-2017年度全市维护稳定工作先进个人;还受到安康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多次表彰奖励。


王敬青:女,宝鸡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中共党员。该同志开拓创新、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长期奋战在科技管理战线,热爱科技管理事业,努力做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在科技管理工作上创新工作思路,精心谋划重点工作,为宝鸡高新区经济发展转为创新驱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取得显著成效。在她主导下,宝鸡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及国家创新积分制、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试点单位等。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