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咸阳日报》第01版
初夏时节,位于三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陕西华阳物流有限公司,大货车满载而出,叉车来回摆渡、运转繁忙,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陕西中晟科瑞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注塑机轰鸣,高分子材料粒子热熔成型,机械手精准抓取,工人迅速清理合模线,汽车扰流板“华丽变身”、订单走俏。
咸阳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罐装车间斩拌机轰鸣,包装车间“优质”产品迅速打包,全程冷链运输发往客户企业。
……
在三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攀“高”向“新”聚动能的繁忙场景屡见不鲜。截至目前,该园区入驻企业256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家,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0家,规模工业企业146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89.21亿元。瞪羚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
今年以来,三原县形成“县区联动、部门协作、全域创建”工作格局,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推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创建国家高新区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创建计划等。启动各类规划编制,按照“一区四园”总体规划,明晰“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创建流程,印发《三原县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方案》,明确专班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时序。
“一区四园”产业集群加速布局。坚持“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新型工业壮大”促进转型发展思路,形成绿色食品、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四大主导产业。以建设秦创原三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为目标,加快建设“301”科创特区、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试验测试基地等项目,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接能力。同时,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和“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
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重点实施基础设施“20+X”工程,打造“三横两纵”路网骨架体系,排水主管道、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稳步推进,园区综合承载力不断跃升。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建立主城区和园区联动机制,医院、学校、商超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布局设点,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圈”加速构建。
发展与服务环境持续优化。在运行机制、功能定位、人事管理、薪酬机制等方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变企业“等地期”为审批“加速期”。实施“单月一座谈、双月大走访、年度总表彰”和“一项目一专班”机制,配备代办专员,实现兑现流程再优化,服务时效提升70%以上。“一次招商,多轮投资”在高新区竞相出现。
决战创建攻坚新阶段。强化高频调度,建立“周动态、月会商、季点评”推进机制,专班24小时“在线解难题”深化对上争取,瞄准上半年窗口期,开展“北上南下”专项对接,确保工作进一步开展。聚力重点攻坚,针对短板弱项,建立“一指标一专班一方案”,引导高校院所、企业等在高新区自建或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创新体制机制,重点突破土地集约、研发投入等短板指标,推动管委会“去行政化”改革,探索“编制池”“岗位薪”管理模式,赋予高新集团产业投资、园区运营等新职能,打造市场化运营标杆。本报记者 第五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