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西安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这表明不仅要关注商业航天的技术突破,更强调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实际应用和产业贡献,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政策的颗粒度也进一步细化,新增了“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商业航天、北斗应用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表述。
这是继2024年商业航天被首次提及,定位为“未来产业”后,商业航天再次被提出作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定位为“未来产业”,强调其前瞻性和战略性。升级为“新兴产业”,更看重产业落地和大规模应用。从未来产业到新兴产业的定位跃迁,无疑表明商业航天企业将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西安航天基地多家商业航天企业代表认为,政策背书有利于吸引更多耐心资本注入,助力公司完成关键技术攻关与产能扩建。
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表示,“这极大地激发商业航天企业面向国际前沿加快科技创新的决心。”他还提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对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也让我们对于民营商业航天发展前景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航天强国的信心。”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商业航天不仅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之一。
作为一家专注于卫星测运控、卫星应用和数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寰宇卫星计划加快新增设备能力形成,在2025年内完成项目全部建设内容,同时及时调整市场运营模式及营销观念,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挖掘智能数字技术在各业务领域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卫星数据应用与“智慧+”的典型标杆示范项目,深入开展“市场开拓年”活动。
航天宏图董事长、创始人王宇翔介绍,通过自建星座,航天宏图可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商业竞争力。未来,航天宏图将继续推进“女娲星座”建设,同时拓展行业应用场景,以“女娲星座”+无人机系统,组成“天-空-地-人-网”协同监测感知体系,在应急救援、森林资源清查和灾害监测、公路和机场精细化气象服务、农业保险和智慧园区建设等多个领域拓展应用,服务国家。
陕西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将继续致力于固体、液体运载火箭发动机及其关键部组件的研制、生产、装配及测试试验,深入研究飞行器控制系统以及专用精密电子设备等产品的研发以及各类非标试验及测试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着重关键技术攻关与产能扩建,通过技术迭代、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积极探索产业化落地发展路径,为卫星组网提供高频次、低成本、快响应的发射服务。
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卫星测运控相关软硬件产品研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天测控业务结合,在国内航天器管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中科天塔CTO董卫华表示,去年,中科天塔发布应用于卫星管理领域的航天私域大模型——华山,这是大语言模型首次应用在航天领域的产品,未来,中科天塔还将持续迭代升级技术,将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于各类航天场景,助力航天强国。
近日,商业航天科创型企业投融资对接交流会活动在航天基地成功举办,包括银河航天、寰宇卫星在内的6家企业依次进行项目路演,项目涵盖了太空基建、北斗AI、卫星遥感等多个领域,不仅展现了商业航天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创新能力,相关行业专家也对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为项目方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指导,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新的应用场景正在持续涌现,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唯一以航天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基地始终将航天产业作为发展根本,立足资源禀赋,聚集了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科工二院西安分院等10个“国家队”以及星际荣耀、银河航天、天兵科技等商业航天企业60余家,形成火箭及发动机研制、卫星有效载荷研制、航天器在轨测运控管理、卫星数据应用以及配套等全产业链布局,培育出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
“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下,中国商业航天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奔赴星辰大海,未来可期。”张世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