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西安日报》第02版
“小麦最需要注意的是土传性病虫害,是后期出现枯白穗儿最主要的原因……”3月3日,一场特殊的直播在鄠邑区玉蝉街道伦公村村委会举行。来自伦公村的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正在直播间为农户们进行小麦春季管理、葡萄病虫害防治、苗木花卉种植等技术的讲解。
“我们将科技特派员组成专家服务团,采用线上理论知识、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及网络答疑的全方位形式,帮助大家科技兴农。”鄠邑区科工局驻伦公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建涛介绍。农业科技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科技特派员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
给土地“开药方” 为丰收“配良方”
“农户在种植小麦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抢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过去一些栽培方案需要做一些小调整,比如以前是10月5日播种,现在就要在10月10日以后才能播种,是比较适宜鄠邑区的小麦播种节点……”小麦种植专家张象竣是一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他和其他11名科技特派员组成了伦公村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专门为村民们解决一些农业方面的疑难杂症。
这边,张象竣在直播间解答农户提出的关于小麦叶黄的问题,另一边,他组建的金辉农业合作社派出的无人机,正趁着雨天在田间地头为小麦进行补充施肥。平时,张象竣穿梭于田间,仔细查看麦苗的生长状况,不仅为农户普及科学种植的知识,还将无人机施肥、滴水灌溉等先进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在科技帮扶下,张象竣帮助农户将小麦每亩产量从800斤提高到了1200斤左右,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让农户真正享受到科技种植带来的福利。
鄠邑区的葡萄和猕猴桃都很有名,可想让果子生的好看又好吃,既有产量又有市场,这也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的功劳。
“聂老师,我不小心把除草剂打到葡萄叶片上了,叶子现在已经黄了,该咋办呢?”农户一个电话,果树种植专家聂建峰20分钟就赶到地里,现场为果树“问诊把脉”,并开出了“良方”,给农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聂建峰笑着说,农业科技特派员就是农业领域的“120”,不管是四季管护,还是收获季节,只需一个电话,专家立马到场为果树“问诊把脉”。
在聂建峰指导下,去年鄠邑区产出的翠香猕猴桃优质果在市场上能卖到六元左右一斤,而普通果子市场价格仅能卖到二三元。看到市场的选择,农户们也更加认可科学种植的方式了。
田间地头、果园棚圈、农户庭院、农民合作社,鄠邑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身影随处可见。“农业新科技、新方法、新应用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精准转化,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满足了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鄠邑区科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鄠邑区建立街道(景区管理局)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联络站11个,组建产业技术服务团11个,选派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31名,区级农业科技特派员35名,实现了184个涉农行政村科技服务精准对接及全覆盖。组织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 970 期,服务对象达 3560 余人次。实施科技项目 10 个,推广新技术 31 个,引进新品种 60 个,辐射带动 5.8 万人。
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 帮助种植户增收致富
“到了樱桃的生长季,我们一个月要下村三四次,送技术、送服务,要保证樱桃的好收成。”蓝田县园艺站农艺师赵正平作为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主要服务于蓝田县华胥镇、孟村镇大樱桃,提供日光温室樱桃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开展樱桃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及蔬菜、樱桃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等工作。
为有效保证品质,稳定樱桃番茄的产量,破解产业发展困局,近年来,赵正平同当地农技人员、种植大户潜心樱桃番茄的栽培关键技术和管护研究。从育苗品种选择,到灌水施肥一体化,他都会为农户量身定制一系列方案。他还坚持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帮扶,与合作社及种养大户建立“订单式”指导和“菜单式”服务,加速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应用,服务基地总规模5000多亩。
去年,赵正平组建了华胥镇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联络站,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在华胥镇宋家村进行土壤调理剂BAG试验示范,引进俄罗斯8号、雷吉娜、科迪亚桑提娜、塔玛拉等10个樱桃新品种,指导农民从事高产、高效、优质种植,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如今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下,樱桃番茄一亩地能产出4000公斤果子,旺季时能卖到十几元一斤。“有问题找科技特派员”,已然成为当地种植户的口头禅,也成为了他们心中增收致富的有力保障。
“去年蓝田县109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全县19个镇街330个涉农行政村,涉及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动物防疫、畜牧、食用菌、中药材和经济林等多个产业领域。”蓝田县教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农民群众对科技的需求,科技特派员们活跃在田间地头,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把科技知识传播给农民,使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育和造就了一批乡土实用人才,涌现出了一批种植、养殖大户。
人才下沉一线 支撑农业生产
在临潼区召开的2025年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上,科技特派员代表刘瑞与雨金街道签订了服务协议,他重点帮扶雨金街道任陈村、北湃村、夏柳村、高韩村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推广、动物卫生监督等科技服务工作。
“近期,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要点,咱们养殖户要多加注意,如未及时发现隔离发病羊,一般在20天左右可波及整个羊群,发现疑似感染羊,应立即隔离发病羊……”针对山羊养殖疫情防控,刘瑞在雨金街道开展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入户宣传,“目前正是奶山羊羔羊培育的关键时间节点,搞好羔羊培育和春季疫病防控是全年稳定发展提质增效的基础。”在养殖场,针对发现的问题,刘瑞现场逐一解决,从羔羊保温、科学饲喂、春季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精准指导。当得知养殖户购买疫苗渠道不畅时,刘瑞便主动对接帮助他们解决了疫苗问题。
“前些年我们搞养殖都是凭经验、靠运气,粗放式管理,羊奶产量也不高,近两年随着科技特派员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特派员们定期来给我们送技术,及时帮助我们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协助我们引进一些先进的养殖设备。平时我们也能在微信群里和特派员互相交流,提升养殖科技含量,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临潼区雨金街道双让奶山羊养殖场负责人韩双让说,“特派员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对我们帮助非常大。”
临潼区把奶山羊产业作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科技特派员的助力,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去年临潼区引导和推动广大科技人才下沉一线、服务基层,促进乡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区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71名,服务范围覆盖全区21个乡镇215个行政村,实现了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服务重点产业全覆盖。” 临潼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潼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全区征集农业技术攻关重点项目14个,加快技术攻关,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精深加工文章,为加快推进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 关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