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一粒种子从空间站“留学”归来

新华社:一粒种子从空间站“留学”归来

时间: 2025-03-05 09:1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2025年1月9日《新华社》

距地球400多公里的太空

来自陕西米脂的小米种子

在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环境中发生基因诱变

借助航天农业应用技术

抵抗退化危机

已完成第七代地面选育试验

中国是种子需求大国

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至50%

自上世纪80年代启动的中国航天育种

能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太空条件

生成抗病、高产新品种

航天农业应用技术

融合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多学科

是当之无愧的前沿技术

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质太空种子

正努力攻克盐碱地种植等难题

也沿着“一带一路”走进巴基斯坦等国家

来自太空的力量

为中国悠久的农耕历史增添新元素

也给全球民众带来福祉

策划:钟昊熹

监制:程瑛

统筹:山旭

导演:曾迎迎

编导:郭建伟

遥感数据与技术:乔柯 刘心宇 冯春 郭超 马勇

剪辑:李奇 江育东 韦伟 宋航

三维制作:于晨皓 江育东

平面设计:郭超

调色:李翔

记者:曾迎迎 尚昆仑 姜亮

编辑:王怡晗 钟扬(实习) 冯浩然(实习)

出品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华网

制作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数据

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媒体行业数据与应用中心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