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渭南日报》第05版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车间
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
蓬勃发展的渭南高新区
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秦创原增材制造创新聚集区
渭南高新区印包产业招商引资恳谈会现场
本报记者 梁元
新春伊始,渭南高新区管委会花园里的玉兰枝丫已顶破冰壳,嫩白花苞在料峭晨雾中倔强舒展。工业园区里檐角灯笼的流苏尚沾着未化的雪粒,门楣间“敢为善成启新程”的春联墨迹犹润,步履匆匆的干部以冲刺的姿态写下开年奋战的决战书。
当乙巳年的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此时的渭南高新区战略沙盘已折射出璀璨星辉。锚定“五个高地”建设的星辰坐标,这片被唤醒的土地正以攀登者的姿态向“高”处竞逐,以革新者的胆魄向“新”处突围。
他们在荆棘中拓路,于逆势中破局——以“进”的锐气对冲“退”的挑战,以“变”的智慧打破“难”的桎梏,将每一次“爬坡过坎”化作高质量发展的跃升台阶。
这里,规上工业产值227亿元的数字背后,是机器轰鸣中不熄的创新火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的增幅里,是跃动着市井烟火与商业脉搏的同频共振。当157.0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寒冬中破土而出,我们看见的是一座城的韧性与一群人的赤诚——用负重前行的脚印,为“稳中有进”写下滚烫注脚
此刻,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以更鲜亮的成色铺展:6家新增规上企业扎根沃土,12家限上商贸企业点亮街巷,56.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如春藤蔓发……
渭南高新区用“拼”字扛起经济攻坚大旗。面对压力挑战,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政策工具箱“开足马力”,工业稳盘、招商引资、投资扩容、消费回暖“四驾马车”并驾齐驱,硬是在稳增长与促转型的“双线战场”闯出新天地。
向“新”而行,工业战线跑出加速度。专班专员化身“企业管家”,带着“政策礼包”走进车间厂房,“把脉问需、开方抓药”。产业链精准滴灌下,智造火花竞相迸发。陕西智拓19款新产品入选省级“创新种子库”,科赛机电扛起特色产业链大旗,迪博电子跻身半导体“省级战队”,更有双盈电子等民营企业转型先锋破茧成蝶。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如同6颗新星点亮产业版图。数字跃动着发展脉搏,22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背后是北人印机等高新企业的智能生产线轰鸣作响,56.13亿元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热潮中,涌动着12家新晋限上商贸企业激活的市井烟火气。这场经济攻坚战中,每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是汗水浇灌的花朵,每张创新名片都在诉说“稳中有进”的春天故事。
在“项目为王”的号角声中,渭南高新区管委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系列创新举措应运而生——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出台,领导包抓、部门包联、专班推进、专员服务“四项机制”全力护航。32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如骏马奔腾,航空零组件、昆秦生物疫苗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稳步前行。钢研热等静压、铂力特增产扩能等项目喜结硕果。在区域竞速发展的战略棋局中,渭南高新区紧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机遇,获得14.8亿元政策性资金支持。该资金将重点撬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重大工程,加速形成“政策红利-要素集聚-项目裂变”的良性循环,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陕煤启辰高分子材料、中粮粮谷项目更作为渭南代表接受全省观摩,不仅树起渭南产业发展的示范坐标,更以拔节生长的建设速度向外界传递发展强音。这是一场激情燃烧的立体攻坚战,渭南高新人正以项目裂变的澎湃动能,向着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宏图加速奔跑。
当建设热潮持续升腾,招商战线同步展开全新攻势,在“链式棋局”的战略擘画下,他们以满腔热忱全力出击,引进能结出累累硕果的优质项目,既聚焦补链强链的“硬核项目”,更瞄准技术迭代的“未来种子”
面对“招商新政”带来的全新挑战,他们勇敢蜕变,迈入“产业链精准对接+高端要素服务”的全新赛道,用招商热力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活水源泉。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一带一路”印刷包装产业发展大会暨渭南高新区招商盛会上,李校堃院士团队的生长因子产业化基地等26个项目签约,其中8个项目投资额超10亿元,新引进的资金高达14.24亿元。
签约盛况如火如荼,业态发展亦紧随其后。丰富的业态如繁花绽放,持续激发着渭南高新区消费的无限潜能。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活动中,渭南高新区依托特色商圈与直播电商的梦幻联动,新能源汽车、家居家装、住宿餐饮和数字消费等领域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中创CBD综合商圈逐渐成形,绽放迷人风采。新增批零企业如星辰点缀熠熠生辉,新增入库限上批零企业12家,全区共谱浪漫的商业乐章。
在创新改革中,渭南高新人以“闯”的锐气深耕主航道,锻造硬核实力,更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澎湃动能,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蓝海培育未来增长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双重协奏,正将转型浪潮推向全新高度
平台能级跃升的捷报如春雷炸响:秦创原增材制造创新聚集区擎起智造大旗。智能印刷包装装备集群跻身省级“硬核战队”。医工融合、航空航天金属增材制造两大技术平台强势集结。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落子渭南。更令人振奋的是,3D打印科技企业孵化器以“黑马”之姿,一举跻身全国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更以“国字号”A类孵化器的荣耀为创新沃土再添“金字招牌”。
闯将们以“向新”破局、“向高”跃迁的胆魄,在产业的星辰大海中标注出渭南高新区坐标——这里,每一次技术突围都在改写产业规则,每一座创新地标都在定义未来高度。
在创新的浪潮中,我们见证了一场企业梯次培育的壮阔征程。企业作为新质产业的主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的深入实施。40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3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技术合同成交额与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均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创新者的智慧与汗水。
陕煤启辰等企业的科技成果荣获全省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秦云农检等2家企业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益信伟创更是被认定为省级综合热管理概念验证中心,这些荣誉的取得,彰显了渭南高新区这个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实力的飞跃。
我们深知,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战略合作,省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的组建,省级高层次人才的申报推荐,科研助理岗的开发落实,都是渭南高新人为创新打造的最坚实后盾。让人才结构更好地满足创新、产业、企业的需求,渭南高新人的创新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他们突出重点,深化改革,以坚定的决心和非凡的勇气,引领着创新时代的浪潮。营商环境改革、股权财政改革等重大事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企业家早餐会,成为他们与企业共话未来的温馨平台。工业标准厂房分割登记改革试点更是他们在全市率先迈出的坚实步伐。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上线运行,三级便民政务服务立体网络的全面建成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温暖人心。
构建“人才特区”新生态,设立亿元级人才发展基金,以“揭榜挂帅”机制释放创新潜能,百万平方米人才社区、全周期创业扶持政策,让四海英才感受家的温度。政务服务改革跑出“高新速度”。“首席服务官”制度实现企业诉求闭环解决。“一企一策”精准滴灌培育出瞪羚企业矩阵。增材制造创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如春雨般滋润着创新创业的沃土,同科联赢、威拉里、鼎益科技、天麟科技等优秀企业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全年新增的2666户市场主体,是渭南高新人共同努力的最好见证。“一个机构+三项制度”当好四重角色,以卓越的改革案例荣获全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秀创新案例,这是荣誉,更是激励。
当硬核科技遇见暖心服务,当创新激情碰撞制度温情,这片土地上的创新生态,让每粒创新的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站在秦创原建设风口,渭南高新区正以领跑者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创新答卷”。
(本版照片均由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党群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