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宝鸡日报》第05版
祁诚(中)和同事们在生产一线攻克技术难题
本报记者 黎楠
“这种废旧金属复合板以前按钢材卖一吨也就3000多元,而现在使用多用途金属复合板分剥机,分离出来的钛材一吨可卖到3万元左右……”临近年关,记者走进陕西安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生产车间里正在加紧生产一批镍钢复合压力容器,该产品将销往广东等地。公司董事长祁诚一边查看生产情况,一边讲起这两年企业科技创新的情况。
前不久,祁诚荣获了第五届宝鸡“品牌强市盛典·民营经济年度人物”科技创新奖,谈起这份荣誉,祁诚很是谦虚,但每当聊起这几年他和同事们攻克的一个个难题、取得的一项项发明专利,他又显得兴致勃勃。
钨纤维/铜基复合板的制备方法、新型热处理电阻炉热循环系统装置、工作稳定效果好的推磨机……翻开公司的年终总结,一项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跃入眼帘,这些都是祁诚和公司的研发团队多年来并肩作战、艰苦打拼的成果,凝聚着大家的汗水和智慧。这些专利有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有的降低了产品成本,有的能够变废为宝……随着各种发明专利不断应用于生产,公司取得了非凡的业绩。截至目前,公司获评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还获得了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并被宝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命名为全市第一批“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
科技创新这条路充满荆棘与坎坷,祁诚如何能坚定不移地走下来?这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出身于工人家庭的祁诚自小就养成了善良纯朴、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参军后他又在部队里磨炼出坚强勇敢、永不言败、敢闯敢干的作风,这些都成为祁诚踏上自主创业之路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
2019年,为在市场竞争中拓展空间,祁诚积极开拓金属复合材料的加工开发和生产销售,成功转型并成立了陕西安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祁诚的带领下,公司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其生产加工的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能源电力、船舶工程、军工等众多领域,也将产业链扩展到与宝钛集团等大企业进行协作,生产钛及稀有金属高精密爆炸复合材料,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能,也使公司规模和效益大幅度提升,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陕西安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两个子公司,年产值数千万元,业务范围扩展到甘肃、新疆、河南等省份,成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面对未来,祁诚更是信心满满,决心带领全体员工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在提高产品“含金量”上求实效,让企业奏响科技创新发展的“奋进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