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设创新研发机构 两链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陕西:建设创新研发机构 两链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2-07-27 15: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企业等设立研究院和创新联合体,聚焦科技创新,更好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两链融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秦创原光伏创新中心——隆基中央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研究院包括高校单晶电池研发中心和年产2GW单晶电池中试产线,主要为下一代高效电池产业化提供研发技术支持和专利储备,是隆基绿能目前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电池研发中心,也被誉为光伏大脑。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把我们全球各地的研发力量,聚集到泾河新城中央研究院的组织架构下面,同时我们还会引进全球范围内高端技术人才,让我们的整个力量更加强大。

作为秦创原的先导区之一,泾河新城正持续发力打造秦创原“两链”融合促进器示范区,不断加强主导产业引进培育和创新要素聚集,已经引进了以隆基光伏产业为代表的一批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建立起覆盖技术研发、硅片、电池、组件等核心板块的光伏新能源产业体系,全面优化提升产业链,全力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副主任寻心乐:未来我们新能源、新材料的(企业),包括其他的人工智能等等一大批企业,也将围绕着产业链创新链相互融合这个思路,特别是创新引领,通过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的发展,尽快形成聚集,助推秦创原整体在泾河新城方方面面落地、开发、结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西安国家医学中心西部超导医工科技项目近日也正式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该项目总投资约13.5亿元,将依托西部唯一的国家医学中心、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以及西部超导,建设以超导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际领先水平医工融合研发平台,实现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替代和产业化,填补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肿瘤精准治疗装置领域空白,形成一个以超导为核心特色的医工融合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平祥:将打造一批医疗领域的大国重器,拓展新材料产业向应用延伸,面向人民健康加速推进医工结合产业链。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赵永涛:它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程。交大的优势工科,加上一附院,还有非常有特点的中国西部超导,在几方优势力量的汇聚下,可以预期在两三年内能够组织把它实现。

西安国家医学中心西部超导医工科技项目的签约落地,将进一步拓展新材料产业向医疗装备延伸,加速推进医工结合产业链做强做强做优,也是西安国际港务区主动融入全省秦创原创新平台、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新产业增长级的一个重大举措。

西安国际港务区投资促进一局负责人张琳:我们将继续围绕国产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和生产,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更多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落地西安港。我们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高地,助力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发展。

近年来,陕西发挥重大国家创新平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作用,承接多项国家重点计划,并由领军人才担任技术总师实施“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明确了数控机床、光子等23条重点产业链,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重点支持转型升级、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和科技型企业落地,促进“两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