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夏天,在宝鸡乡村“科”下印记!

我们的夏天,在宝鸡乡村“科”下印记!

——“青春有为·振兴乡村”宝鸡市暑期科技志愿活动特辑(一)

时间: 2025-08-28 09:3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编者按】

为深入推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宝鸡市科技局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青春有为·振兴乡村”暑期科技志愿活动。19名青年志愿者奔赴农业一线,以科技智慧服务基层民生,以青春热血助力产业提质。他们既是传播者,也是收获者;既是付出者,也是成长者。即日起,将陆续刊发志愿者的风采和成长感悟,透过他们的笔触与视角,重温那些汗水与笑容交织的瞬间,聆听科技与乡土碰撞的回响。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温度与青春力量。

明慧琳:农业需要长期的坚守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从前对“育种”的模糊想象,在走入田间地头的那一刻被彻底颠覆——原来每一粒优质种子的背后,是科学、是坚持,更是一代代农业人接力奔跑的足迹。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品种选育工作已经默默持续了十余年。一批又一批学子躬身田地,为太白地区根肿病的防治、耕作技术的创新和化肥减施等重点课题倾注心血。今年,我们也有幸加入这支队伍,承担起田间特性测量和品种抗性分析的任务。每一次弯腰测量、每一组数据比对,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的工作,正在为太白农户筛选出更优良、更适宜的品种。这份认知带来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也让我们在后续工作中更加细致和谨慎。作为一名农业专业的学生,这次志愿服务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含义。农业不仅需要一腔热血,更需要长期坚守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试验站里的每一株苗、每一抔土,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道理:只有双脚沾满泥土,心中才能装满丰收的故事。

岳璇:真正的知识,要藏在与每一个生命的真诚相处里

牛场在我心里满是刻板印象:是想象中能飘出很远的臭味,是一到夏天就嗡嗡乱飞的苍蝇。我做好了“硬熬”的准备,却没料到,这片起初让我抵触的土地,会成为我找回专业初心的地方。一开始去牛场时,我总是皱眉憋气,希望能减少臭味对我鼻腔的攻击。可是小牛歪着头打量我,母牛轻声呼唤小牛,我的心不自主地柔软下来。小牛踩空时我来不及思考,手已经先我一步做出了决定,我托起小牛的腰部,把它从坑里抱了出来。小牛亲昵地靠在我身边,我竟开始期待下一次遇见。我越来越发现牛的可爱,每头牛都有“小脾气”,这份喜爱像一束光,唤醒了我选动医的初心——我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想让这些可爱的生命少些病痛,让辛苦的养殖户能因动物健康多些收入,让消费者们吃到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所以我拒绝了舒适的办公室实习,我在往返牛场的车上争分夺秒地学习那些饲料添加剂里的成分有什么作用,牛磺酸,枯草芽孢杆菌……从嫌弃粪便到主动观察,从不懂相处到能读懂牛的情绪,甚至收获了一群牛牛小伙伴。志愿者活动,让我不仅学到了书本外的知识,更找到了研究方向——未来想深耕动物行为学和临床诊疗,更懂这些生命,守护它们的健康。这个暑假,因牛场里的每一头牛、每一次成长变得珍贵。它让我更爱动医,也让我明白:真正的知识,藏在田野间、牛舍旁,藏在与每一个生命的真诚相处里。

淮广英:在乡村振兴的舞台,每个专业都能奏响最美的科技和弦

乡村振兴的密码不仅藏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更流动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出库入库与小程序后台的数据之中。在金台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我了解到了许多展柜上的故事,比任何课堂案例都更生动地诠释了“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的含义。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每天在后台维护的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小程序,更是无数农户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回望这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那些最初看似枯燥的库存管理、产品上架工作,原来都在编织着一张无形之网。这张网的一端系着田间地头的辛勤汗水,另一端连着城市餐桌的多样需求。作为学习动物医学的年轻人,我本以为专业技能的用武之地只在养殖场或宠物医院,却在这个夏天发现,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每个专业都能找到独特的切入点。当我在小程序后台看到用户评价“有小时候的味道”时,忽然懂得:科技助农最美的样子,就是让技术的齿轮精准咬合进乡土生活的肌理,转动时不发出刺耳的噪音,只留下温暖的共鸣。这一个月的经历,不仅让我学会了电商运营的实操技能,更让我深刻理解了科技为民的深刻含义。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