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筑平台  创新赋能促发展

校地协同筑平台  创新赋能促发展

陕理工宁强产业创新研究院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时间: 2025-08-14 15:2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陕西理工大学宁强产业创新研究院由宁强县人民政府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共建,是聚焦产业研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依托陕西理工(宁强)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实体化运营。研究院立足秦巴山区资源禀赋,以“创新驱动、校地协同、产业赋能”为宗旨,着力构建“政府引导+高校支撑+市场运作”的协同创新机制,致力于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核心业务布局:三大平台驱动产业创新

公共服务平台:紧扣宁强经济发展定位,统筹整合陕西理工大学的师资力量、科研仪器设备及创新成果,联动县域重点产业创新资源,搭建服务本地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瓶颈技术问题,筛选优质科技成果在宁强落地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共享科研平台:发挥陕西理工大学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优势,搭建开放共享的研发平台。通过设立开放合作课题、联合承担省市科技项目、开展科技人才交流等方式,深化跨行业、跨区域科技合作,为宁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创新团队培育:依托科技成果“三项改革”政策,甄选契合宁强重点产业的技术成果,探索“技术股+资源股+现金股”模式,在宁强高新区孵化科技型企业,助力主导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运营机制:协同联动激活创新动能

研究院采用“共享平台+专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协同模式,由陕西理工大学选派1名专职副院长常驻宁强,负责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组建16名博士及研究生构成的服务团队,为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研究院依托高新区产业优势,联动五丁生物、天洋制药等企业整合创新要素,打造特色科研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人员双向交流任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揭榜挂帅”“联合攻关”机制,通过“技术作价入股+资源要素整合+社会资本注入”模式,实现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

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从落地见效到辐射引领

目前,研究院已完成公共检测中心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运转;“药用单分散聚乙二醇研发”“生物分离分析关键材料研发”“中药及医用精油超临界萃取技术示范”三个项目已正式落地。

根据规划,2025年研究院将启动基础性研究,推动首批项目试生产,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及专家工作站,夯实区域创新基础。未来,还将进一步打造陕甘川毗邻地区共享实验室与研发枢纽,辐射广元、陇南、略阳、勉县等周边区域,通过孵化科技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为秦巴山区产业升级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