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省委关于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的总体部署,铜川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着力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最大限度破除制约教育科技人才互动的卡点堵点难点,持续激发改革动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着力抓好科教协同育人,夯实一体化发展人才基础
一是创新招才。开展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专题培训,建立市域内专业技术人才库及市域外铜川籍优秀人才库,举办全省“组团式”招才引智中医药和大健康领域专场活动,探索推行“周末工程师”柔性引才机制,汇聚高端人才资源。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新建工匠学院3家,新增市级专家工作站9个,铜川市光电子产业发展专家服务基地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二是合作育才。注重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推动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面向小米生态链的智课育人创新工程”项目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应用创新项目名单。探索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 40场次,首批“装备制造大类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开班,关中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授牌,与隆基绿能等5家科技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举办首届铜川市陶瓷技能大赛,打通从“赛场”到“职场”的通道。三是科学评才。推动“吾铜引凤”人才专项行动提质增效,开展高铁时代铜川人才政策专题调研,积极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系。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畅通民营企业职称申报渠道,开通重点产业链专技人才职称晋升“绿色通道”,6名乡村教师考核认定为高级职称,36名企业人员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15名专技人才考核认定为中级职称,5名专技人才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
二、着力抓好产学研深度融合,增强一体化发展创新动力
一是完善协同创新。常态化开展高校院所“三项改革”成果转化对接,举办2025年“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铜川行暨项目集中路演活动,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参与省级“揭榜挂帅”,复制推广达美智能生产线、冀东示范工厂典型经验,助力制造业企业实施设备智能化和产线自动化改造,已打造20个数字化改造样板、6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和32户两化融合贯标企业。举办“数据要素×”应用场景路演活动,探索“搭建平台一展示场景一以演促培”新路径,发布并评选优秀案例15个。宜君爱豆科技“打造数据标注产业助力县域人才振兴”成功入选全国数据标注优秀案例。二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工行推出首笔“陕西兴农贷·农资贷”、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行推出首笔“住房公积金缴存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农行推出首笔法人“智慧畜牧贷”。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作用,以增资扩股加速交大“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成果产业化。三是加强技术攻关。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攻关,筹建高性能铝合金铸锭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行动,组织26家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机构备案。依托省激光通讯元器件技术创新联合体,重点实施“高功率、大热容量医疗CT机X射线管部件关键技术与研究”等7项光电子领域省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全省光子产业协同发展。立足铜川创新特色和产业优势,聚焦金属合金材料领域,谋划推荐“超高性能钼锆钛合金开发与应用”等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1项。以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为牵引,组织申报“四链”融合项目26项,促进先进激光与光电集成以及苹果产业创新聚集区发展。
三、着力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一体化发展服务效能
一是拓宽转化路径。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先后与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实施“药王孙思邈经典名方的开发及利用”等“四链”融合项目,成功转化“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药验方”等一批中医药科技成果。市人民医院等3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三项改革”试点,全市47家企业与30个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承接科技成果合作项目超50项。二是强化转化支撑。打造高效便捷线上服务平台,实施秦创原先进激光与光电集成产业创新聚集区“秦创原e站”项目,“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信息发布、成果推介互联互通。引进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开展专利导航及转移转化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推进110家企业在国家专利转化平台进行评价、交易需求发布,转让专利93件。“专利导航支撑铜川光电子产业向新发展”被评为全省专利导航典型案例。三是贯通转化链条。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以增资扩股方式支持元创固源实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项目”,转移转化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依托秦创原铜川飞地孵化器,探索“在港孵化+飞地转化”模式,建成飞地科创中心12个,中小试实验室4个。筹建科技成果转化特色产业基地3个,铭帝集团建成陕西省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中试基地,冀东水泥“基于数字孪生智能技术在绿色生态水泥产业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