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委宣传部主管、省委理论讲师团主办的《中心组学习》杂志在2025年第3期刊发了国机集团中联西北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文章《勇立潮头服务国家战略 奋楫扬帆铸就精品工程》,现将全文刊载如下。
勇立潮头服务国家战略 奋楫扬帆铸就精品工程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驻陕央企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西北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更加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助力陕西省“三个年活动”、打赢“八场硬仗”、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上不断彰显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一、做好“三个结合”,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和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经营赛道的思想共识。
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公司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提出的“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弘扬延安精神和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振兴与民生保障”等重要指示,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广泛开展交流研讨,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通过理论学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三会一课”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实现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
紧密结合调查研究。公司党委始终将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坚持会前自学、会中领学、会后调研相结合,坚持把深入调研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学习质量,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结合学习专题和分管工作,深入分管部门和联系点党支部开展调研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0篇,寻找解决制约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痛点堵点,解决广大干部员工关心的、急难愁盼的57条问题和诉求。
紧密结合高质量发展。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盯落实、建班子”来抓,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公司改革发展重点问题,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一年来,公司设计咨询业务顶住了环境压力,同比增长5.2%,稳住了发展基本盘;全咨业务亮点纷呈,公司全咨业务合同额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承接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全咨项目,打入多个新领域。
二、聚焦“三个年”活动,助力打好“八场硬仗”
中联西北院党委牢记“国之大者”,提出了“扎根西安、辐射陕西、拓展国内”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设计咨询”为核心,“全过程咨询”与“工程总承包”为两翼的发展模式,主动融入陕西追赶超越的大格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助力打好“八场硬仗”,全力以赴拓市场、抓项目、惠民生,走出了一条西部科技型工程公司超常规发展之路,锻造出“敢闯敢干敢于亮剑、苦干实干敢为人先”的企业文化特质。
扎实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推行人才强基工程,建设梯次接续的青年人才队伍,优中选优累计选拔储备干部、明日之星、雏鹰、飞鹰、雄鹰34人。强化顶尖人才引领,建设后备充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遴选省级大师后备人选9人,做好人才推送工作,推荐入选省、市高层次人才。加强战略需求牵引,重点引进和培养发展公司战略转型新兴产业。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发挥人才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价值。
着力提升干部作风能力。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干部进一步发扬“实干”作风,不断深化砥砺知重负重、真抓实干的强烈担当,追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一流标准,锤炼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树立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的系统观念,着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弄潮儿”。
加快科技创新赋能。中联西北院继承和发扬机械工业基础领域的科技研发传统优势,促进产学研用有效贯通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成立了工程科学研究院,构建“1+N”科研体系,制订《中联西北院特色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10多项科研制度,建立工程师质量信用体系。深化校企“产学研用”和人才培养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联系,助推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自2023年起,中联西北院建立西安交通大学“攀登计划”实践基地,成立了西安交大-中联西北院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有效发挥实践育人在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中的积极作用。4支团队荣获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支团队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先后获批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西安基地、陕西省首个“四主体一联合”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荣获国家、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科学技术奖460余项,立项国家及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5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200多项,主编和参编国家、省市标准和规范60余项。
三、服务国家战略,践行央企使命担当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把理论体系、战略体系、实践体系衔接起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优化业务结构、创新业务模式、深化企业改革,加大市场开拓,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
践行央企担当,赋能乡村振兴。在国家战略布局中,中联西北院始终以“国之重器”的担当,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累计向渭南富平县,西安市长安区、未央区、富阎新区选派驻村规划师60余人次,直接参与100余个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和规划指导工作,设计的长安区四皓村等7个村庄荣获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新开展的驻村规划师制度入选住建部村庄建设推广案例。完成四川广元朝天区乡村振兴相关规划,与西安市长安区签订《乡村振兴项目战略投资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乡村+投资、乡村+谋划、乡村+建设、乡村+运营等全领域协同发力,探索出具有中联西北院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践行双碳战略,赋能绿色发展。绿色,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双碳目标从愿景落地为“施工图”的当下,中联西北院持续抢占绿色技术制高点、不断构建绿色低碳转型话语权,设计完成了全国2023年度唯一授牌零能耗建筑——长安区滦镇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幼儿园、全国首个AAA级装配式近零能耗游泳建筑——沣西新城游泳馆、全国规模最大的近零能耗体育建筑——西安际华园室内滑雪场、全国首个臭氧污染防治抓点示范项目——西咸新区VOCs“绿岛”项目、西北地区第一个近零能耗酒店建筑——泾河未来酒店、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运行标识的示范性项目——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陕西省首个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示范项目——高新天谷雅舍。《西北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技术与应用》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坚决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建筑”创新之路,和“双碳”转型之路。
践行发展使命,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联西北院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仪器仪表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中联西北院率先成立了仪器仪表设计研究院,聚焦打造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自主可控的战略支撑力量,积极拓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表面处理、物流仓储、军工、特种行业。承揽全国规模最大锂电铜箔生产项目——陕西未来尖端材料公司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基地。设计投产的中国黄金集团重型钢结构生产基地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国内技术最先进的重型钢结构生产基地,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践行服务为民,锚定健康中国战略。大力推动银发经济与医疗康养融合发展,将医疗设计咨询、文旅康养、智慧运维、工程建设等多领域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医疗康养产业集策、产、投、建、营为一体的专业工程建设。完成了百余项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医疗及文旅康养优秀项目,其中三级医院40多所,创作了区域内单体建筑医疗功能最复杂、手术室等医疗工艺要求最高的医疗项目——西京医院住院二部,完成了区域内省级公立医疗机构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花园式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医院设计供应商,多次被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组委会授予中国医院建设奖。
实干是发展的基石,担当是行的灵魂。中联西北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严实作风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实干实绩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在着力提质增效稳增长、系统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等方面一体推进、抓紧抓实,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为陕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