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区县“行”

创新区县“行”

西安市未央区与西安工业大学共建四链融合示范基地

时间: 2025-04-27 15:1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机制,4月20日上午,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与西安工业大学携手共建“秦创原·西安未央四链融合示范基地”在西安工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兵器创新大会上正式揭牌。此次合作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核心,旨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未央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链牵引,打造协同发展新引擎

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导向,布局“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打造西部智能制造创新高地。围绕未央区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依托西安工业大学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共建产业需求库与技术攻关池,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研发能力。共建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科创平台,联合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端快速转化。实施链主企业倍增计划,联合西航等龙头企业共建中试基地,2025年孵化30家科创企业。

创新链驱动,构建技术转化新平台

战略引领,打造创新策源“强引擎”。共建环工大科创走廊,整合未央产业与高校实验室资源,打造集技术研发、中试孵化、成果交易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深度融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布局,瞄准“卡脖子”技术和未来产业(机器人、氢能源等),共建“未央—西安工业大学技术研究院”,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3年内突破5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推动10项成果纳入国家技术目录。

人才链贯通,培育产教融合新生态

制度创新,深化改革破壁垒,政策赋能“全链条”。实施“双聘双跨”人才计划,推动高校教师赴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企业工程师进校园参与教学,联合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设立“四链融合专项”,定向支持机器人、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研究生参与校企联合课题。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科研人员“企业家身份”双轨制。共建国合基地,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

资金服务链保障,优化创新发展软环境

数智治理“强支撑”。成立“校地合作联合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保障。探索设立“科创产业基金”,对颠覆性技术项目给予“首投首贷首保”支持。搭建“智慧服务云平台”,提供知识产权交易、投融资对接、政策申报等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建设“四链融合数字孪生平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创新资源动态匹配与效能监测。

区域协同发展,构建“未央—西安工业大学”科创走廊。以实效为导向,确保“四链融合”行稳致远。顶格推进、动态迭代、品牌塑造,打造“未央科创日”品牌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塑造“西部科创会客厅”形象。

“秦创原·西安未央四链融合示范基地”是校地共担使命、共谋发展的创新探索。未央区与西安工业大学将以四链融合示范基地为支点,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以“攀登者”的姿态勇闯科技无人区,以“实干家”的精神破解发展真问题,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未央担当,在科技强区建设中淬炼硬核实力,奋力书写校地共生共荣、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