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安康: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时间: 2025-01-20 09:2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2025年1月13日  安康日报


“短短几年,我的研究项目就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安利介绍,他的团队致力于家蚕品种选育及功能基因发掘工作,通过项目路演,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陈安利带领团队将传统家蚕杂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成功建立家蚕近等基因系快速、精准选育方法,并选育出丝胶茧品种陕蚕丝胶1号。以此为基础,又攻克无残留速溶丝胶蛋白规模化提取技术难题,提取的丝胶蛋白无有害残留且常温可溶,在抗氧化、修复、美白保湿及降血糖等方面功效显著。

2023年11月,陈安利团队在项目路演活动上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2024年3月,陈安利将该技术作价160万元入股陕西蚕复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开发出丝胶蛋白类护肤品和日用品,规划了多条自动化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正在建设,预计年产值达2000万元。同时,与科丝美诗(广州)化妆品有限公司合作的高端产品也将于近期上市,产品还将开展保健品临床试验并与西安市第三医院达成初步合作。

在“安康路演”模式的加持下,这一成果迎来了更多可能。2022年11月,陈安利在安康学院提供场地与设施的基础上,入驻安康学院省级大学科技园,成立了安康怀璟志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宁斐美容化妆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丝胶蛋白类护肤品和日化品于2024年1月成功面市。

无独有偶,从事各类环境治理工程的安康博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项目路演平台,精准对接到西安交大、武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安康学院相关领域专家团队,解决企业在环境治理工程、污废水、废气处理工程、室内外给排水工程、工业云平台软件开发等领域的技术难题。充分释放了校企双方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活力,实现了新突破。

该公司通过与高校合作,先后申请各类专利30余件,2024年申报的“生活污水低成本深度脱氮工艺开发”项目,入选年度市级“揭榜挂帅”重点科技项目。“安康路演”模式坚持“为市场找技术,为技术找市场”的做法,助推博灏环保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步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作为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安康深入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借智借力秦创原创新平台科技资源,紧紧扭住常态化路演总开关,推行“周周有对接,月月有路演,季季有主题,一链一专场,县区全覆盖”的路演模式,以路演平台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有效连接企业需求与科研成果供需端,从而破解区域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资源配置能力不强、创新链影响力偏弱三个产业发展之困,力求科技成果在安康“转得快、转化见实效”。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真正畅通这“最后一公里”尤为重要。安康市还采用“线上+线下”的跟踪服务形式,扩大路演的广度和深度。以秦创原(安康)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线上平台和线下秦创原安康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为依托,通过线上“微信小程序”发布路演企业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同时,线下及时跟踪对接服务也为路演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这种“需求+成果+产业”联动路演和“平台+联盟+市场”延伸服务的互补模式,实现了项目路演和后续跟踪的无缝衔接,既提高了路演的效率,也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率。

在安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键”已经按下,2024年全市成功举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及校企供需对接活动18场次(其中项目路演活动13场次、校企活动对接5场次),共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等15所高校院所50名专家推介科技成果96项;邀请富硒食品、秦巴医药、新型材料、消费电子等重点产业链65家企业发布技术需求188项;促成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1项,其中成果转化协议8项,协议资金达938万元;促成3项成果注册成立企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原始创新到尖端产业,从实验室到市场,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这之间存在诸多鸿沟。“安康市将继续坚持以技术需求为导向,优化路演实施方案,创新工作方法,力争更多成果落户安康,为助力安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任马鑫介绍。


记者 黄慧慧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