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特派员支撑 点亮乡村振兴新篇章(十)

强化科技特派员支撑 点亮乡村振兴新篇章(十)

时间: 2025-10-29 16:4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前言: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科技之光犹如璀璨星辰,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每一个角落。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源自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与战略远见,历经基层实践的锤炼与群众需求的呼唤,已成长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科技帮扶的强大引擎。近年来,陕西省科技厅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久久为功狠抓落实,万余名科技特派员投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坚守初心、扎根一线,成果丰硕的先进典型。我们围绕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推出系列报道,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有益探索与借鉴。

  洛南县洛源镇涧坪村连翘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严格按照刘阳团队所编写的技术指南进行管护;食用菌产业园中,群众忙着采摘,120万袋平菇长势良好。这背后,是商洛市科技特派员刘阳扎根秦巴山区,以专业激活乡村产业的生动实践。

  缘起驻村:从校园到田间的“初心之约”

  2017年,硕士毕业的刘阳入职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后,主动加入驻村帮扶队伍,成为洛南县古城镇王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彼时的王村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增收艰难。刘阳带着行李住进村委会,白天跟着老党员走组入户听民意,晚上梳理村情、制定计划,立志让村民靠产业过上好日子。

  在王村的4年里,他化身“泥腿子技术员”,顶着烈日在田间指导烤烟种植,穿梭在蔬菜基地指导服务。推动完成道路硬化等10余个民生项目,协调发放药材种子等物资,带动养殖土蜂、发展特色产业。2018年,王村90户307人全部脱贫、整村摘帽,获评“全国文明村”,人均纯收入达6636元,同比增幅13%。

  之后,刘阳两次被任命为洛源镇涧坪村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7月,“7·22”洪涝灾害来袭,他半夜紧急启动防汛预案,手持喇叭逐户喊话,背起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往安置点跑,带领涧坪村安全转移群众523户1334人次,实现“零伤亡”。灾后,他组织捐款捐物,邀请专家制定“以秋补夏”方案,发放技术手册,助力灾后重建。

  科技赋能:从实验室到产业园的“破题之举”

  作为商洛市农科所业务骨干、食用菌领域专家,刘阳坚信“科技是产业振兴的核心引擎”。2019年起,身为科技特派员的他更频繁往返于实验室与田间地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户收益。

  在涧坪村,他针对产业短板,构建“科技 + 基地 + 农户”帮扶模式。建立马铃薯新品种试验基地和示范田,推广玉米、大豆良种示范,提质粮油产业;指导发展平菇、羊肚菌、连翘等产业,形成多元产业矩阵。为解决技术难题,他带着团队研发的5项国家专利深入基地,手把手教农户调控温湿度、防治病虫害,平菇产业带动全镇发展,病虫害发生率显著下降。

  他注重“授人以渔”,累计组织农业技术培训10余场次,覆盖农户520余人;2024年组织多家单位开展“科技之春”活动,为群众提供义诊、农技咨询,发放科普资料;牵头制定5项地方标准,让种植经验系统化。如今,涧坪村100余名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农产品远销多地,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3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

  科研路上,刘阳从未停步。参加工作至今,发表学术论文18篇,调研报告获全省“三农”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带领团队完成多项研究,为陕南食用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扎根坚守:从“外来人”到“村里人”的“为民之情”

  “驻村即驻心”,刘阳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涧坪村,他的脚步遍布20个村民小组的山路。为解决出行难题,他奔走协调修建华岔口大桥;为盘活撂荒地,争取种子助力复耕;为保障民生,推动新建冷库、公路驿站,完成改厕、房屋改造;为防返贫,开展全覆盖走访,为监测户制定帮扶方案。

  他还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自治,化解矛盾纠纷;开展评选活动,宣讲孝德文化,让村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涧坪村产业兴旺、道路整洁,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提高,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浓厚。多年的扎根,让刘阳从“外来技术员”变成村民的“贴心人”。

  步履不停:为乡村振兴续写“科技答卷”

  如今,刘阳仍在商洛市田间地头忙碌。他聚焦让科技更深入扎根土地、惠及农户,在完成日常技术推广与培训的同时,承担“商洛市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等关键科研项目,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他用科技让传统农业生产焕发生机,将山区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在商洛,他以科技为笔、实干为墨,为乡村振兴添彩,写下科技特派员充满温度与担当的答卷。

  2024年,他推动涧坪村建设“农文旅田园综合体”,发展庭院经济与民宿,推动产业“三产融合”。他的事迹获媒体报道,获评多项荣誉称号,但他认为最珍贵的荣誉是村民丰收时的笑容。

  刘阳用行动诠释了科技特派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干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在秦巴山区的广袤土地上,他以科技为笔、实干为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温暖答卷,也为科技赋能乡村提供了可复制的“商洛样本”。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