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特派员支撑 点亮乡村振兴新篇章(七)

强化科技特派员支撑 点亮乡村振兴新篇章(七)

时间: 2025-07-22 16:4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前言: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科技之光犹如璀璨星辰,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每一个角落。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源自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与战略远见,历经基层实践的锤炼与群众需求的呼唤,已成长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科技帮扶的强大引擎。近年来,陕西省科技厅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久久为功狠抓落实,万余名科技特派员投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坚守初心、扎根一线,成果丰硕的先进典型。我们围绕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推出系列报道,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有益探索与借鉴。

在韩城起伏的丘陵与广袤的台塬之上,花椒产业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而在这火红的椒海背后,有一位身影,十年如一日,将科研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韩塬大地,用科技的力量点亮了万千椒农的致富希望。她,就是韩城市林业科技中心林业副高级工程师、科技特派员——邓丽侠。自投身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邓丽侠始终秉持“潜心研究,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坚持生产与科研一线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科技推广为己任,为韩城花椒产业的转型升级、林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创新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乡亲们亲切地誉为“椒园守护者”。

心系群众需求,科技服务“零距离”

“群众的科技需求就是我的工作重心。”这是邓丽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十年科技服务工作的真实写照。

为了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她常年扎根基层,深入田间地头,与椒农同吃同住,不懈钻研当地花椒生长的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

在此基础上,她灵活运用集中培训、现地示范指导、“一对一”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培训。在示范基地,她与林农促膝长谈,开展“技术问诊”,协助群众优化花椒栽培方案;对于思路不清、技术掌握不牢的群众,她更是手把手教学,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掌握花椒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管理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她又将服务延伸至网络,利用电话、微信、视频等平台,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答疑解惑服务。

多年来,邓丽侠的足迹遍布韩城市的各个花椒产区。仅今年夏天,在气温直逼35℃的酷暑时节,她已第13次深入西庄镇道口梁村千亩花椒示范园,顶着烈日为数十位椒农现场授课:“看这新枝留多长,留15厘米,就像这样剪。”汗水浸湿了衣衫,顺着挥剪的手臂滑落,刀锋过处,枝杈应声落地,留下的是希望的新梢。据统计,十年间,邓丽侠累计开展各类培训达2600余人次,她的手机俨然成了椒农们信赖的“24小时咨询热线”,真正实现了科技服务与群众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科学管理技能。

勇破产业瓶颈,技术创新“结硕果”

“邓老师教的法子比老经验管用。”椒农程林森在自家更新改造后的椒园里说。邓丽侠针对韩城十年以上老椒园推广更新技术,通过精准修剪与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不仅为椒农省下不少施肥人工费用,更让干旱山塬的椒树得以“喝”饱水、“吃”好肥。如今,该技术已在全市推广10万亩,昔日低产的老椒园重焕生机,亩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面对椒农头疼的农药残留问题,邓丽侠给出“绿色智慧”解决方案。在她指导的示范园里,一张张明黄色的粘虫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树干涂白剂散发着防虫的微光。她积极推广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无公害防控技术,如引入异色瓢虫等天敌昆虫,构建起一张严密的生态防控网,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花椒的质量安全。同时,她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早红椒”,该品种在全市落地生根,不仅早熟丰产,更显著提升了椒果的内在品质与商品价值。

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有力支持下,邓丽侠进一步整合资源,在西庄镇道口梁村打造精心打造了千亩花椒科技示范基地,集成土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五项技术套餐,辐射带动形成万亩示范园。

十年扎根椒园,邓丽侠的9篇科研论文不仅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更“写”在韩塬大地的累累椒果中。她主持的《韩城台塬旱地花椒丰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荣获陕西省林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为韩城乃至类似生态区域的旱地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范式。她个人也因业绩突出,连续三年获评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这份荣誉,是对她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