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由陕西省科技厅指导,陕西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汉中市科技局、略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略阳县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秦创原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成功举办。活动以“略有秦创原,智汇启新篇”为主题,通过赛事竞技、资源对接与思想碰撞,以“略阳实践”为样本,多方位探讨县域经济从“资源依赖”向“科技驱动”转型的创新路径。全方位展现略阳县从“资源依赖”迈向“科技驱动”的转型。
总决赛点燃创新火花
上午9时,首届略阳县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西咸新区秦创原人才大市场会议大厅拉开帷幕。历经初赛、复赛层层选拔的10支队伍(本地组5支、外地组5支)围绕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展开巅峰对决。比赛采用“8+6”限时路演模式(8分钟展示+6分钟答辩),由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马强领衔的五位资深创投专家组成评委阵容,从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市场潜力等维度进行严格评审。
略阳县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康自龙在开赛致辞中指出,秦创原是全省科技创新创业的“心脏”,把略阳科创总决赛移师秦创原总窗口举办,“既是检验这些创新实践成果的试金石,也是链接和吸引优质资源、推动略阳项目产业升级的绝佳契机。”各参赛团队紧扣略阳绿色食药产业需求,以扎实的技术成果和清晰的商业逻辑进行路演和答辩。
经过激烈角逐,陕西中胶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杜仲胶新材料产业项目荣获一等奖,陕西龙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略阳乌鸡分子育种技术、陕西星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血液净化生物分离分析材料产业化项目荣获二等奖,中农绿果农业科技公司的中药材全产业链解决方案、陕西福瑞源实业公司的略阳蚕桑农旅科创项目、陕西五龙绿沃生物科技的略阳天麻健康食品深加工项目荣获三等奖,陕西秦脉农业公司的山珍菌养生食品开发项目、农翼智护团队的秦巴山区绿色防控专用无人机荣获优秀奖。
评委组组长马强点评道:“这些获奖项目不仅技术过硬,更与略阳特色产业深度绑定,真正实现了‘实验室成果’与‘生产线需求’的无缝对接。”从杜仲胶新材料到中药材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从乌鸡基因育种到蚕桑农旅融合,获奖项目覆盖略阳绿色食药全产业链,为县域经济注入科技基因。略阳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国东在颁奖典礼上表示:“这些项目将优先获得政策扶持与秦创原资源对接,加速从赛场走向市场。”
“1+1”模式打通供需精准匹配
县域科创企业常面临两大痛点:一是技术需求难以精准触达资源方,二是碎片化交流难成有效合作。5月14日中午举行的“秦创原资源对接午餐会”,以创新举措直击这一难题——略阳县科技局提前摸排全县绿色食药产业链需求,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环节遴选出7家企业的核心诉求;秦创原总窗口创新促进中心则依托平台资源库,定向匹配7家技术供给方,以“1家略阳企业+1家总窗口企业”同桌共议的形式,打造了一场“小而精、准而实”的对接会。
解码县域科创“略阳实践”
启动了“秦创原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论坛聚焦秦创原下沉县域的痛点与突围路径,通过主旨演讲、主题沙龙与签约行动,为略阳县域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略阳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国东在致辞中回顾略阳转型实践:“略阳以秦创原略阳分中心为支点,搭建科创共享服务平台,招才引智,推动天麻智能培育、杜仲胶提取等核心技术落地,探索出‘借势资源’与‘深耕场景’的双向路径。”他提出未来略阳科创的三大主攻方向:一是要深化“秦创原+略阳”战略联动,二是要构建“研产推用”生态闭环,三是要做亮“略阳绿色食药”科技名片。
汉中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任李苗则从全局视角分享“汉中经验”。他指出,略阳是汉中县域科创的“排头兵”,未来汉中将以“全域联动、分层突破”的策略,建设“汉中-秦创原科创走廊”,推动技术、资本向县域渗透。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王胜军以《构建“总窗口资源+县域场景”双轮驱动的科创生态》为题,抛出“四维赋能”方法论:技术下沉要“接地气”,资本下乡要“敢尝鲜”,政策落地要“有温度”,生态构建要“可持续”。他直言,秦创原的使命不是将西安的“科技大树”连根拔起移植到县域,而是为每个县域“培育专属的创新绿芽”。他以秦创原总窗口入驻企业农链科技为略阳提供“天麻数智方舱”靶向服务为例,强调“秦创原总窗口的科技资源必需适配县域场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创新团队龙晓博士以《秦创原下沉第一站:略阳的县域科创突围战》为题,解码略阳实践背后的逻辑链:“县域科创突围需破解‘三重门’——资源难下沉、供需不匹配、机制不畅通。”她指出,略阳通过“略有科创”数字化共享服务平台精准撮合技术需求,以数智农业方舱推动标准化生产,构建“政府搭台+高校助力+企业唱戏+农户受益”的四元协同生态,为全省县域提供了“解题模板”。“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县域沃土上,让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变通途。”
各位嘉宾围绕“人才、技术、成果转化的闭环之路”核心议题展开探讨交流,为破解县域科创“不可能三角”献智。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三项重磅签约,将本次论坛的“思想火花”转化为“行动路线”: 一是秦创原人才大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与略阳县科技局签订“秦创原略阳人才工作站”共建协议,打通“西安智力”与“略阳需求”的双向通道,通过秦创原总窗口的“人才驿站”“云端智库 ”等载体,实现专家柔性派驻和技术需求即时响应,为略阳县科创事业的发展注入“最强大脑”。二是略阳县科技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秦创原县域(略阳样本)创新生态构建研究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将深入剖析略阳“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提炼“总窗口资源+县域场景”融合路径,为其他县域提供可复制经验。三是秦创原总窗口高新技术企业——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公司与略阳县绿色食药产业龙头企业——陕西福嘉宏耀中药科技公司就“天麻数智方舱”技术成果熟化及推广签订合作协议。天麻数智方舱通过超低能耗管理智能装备和AI管理模型系统等关键技术,可实现天麻种植全流程智能化。
以创新为笔,书写县域发展新答卷
从科创大赛的智慧对决,到创新论坛的思想激荡,再到签约行动的务实落地,略阳以创新为笔,书写了秦创原落地县域的“经验答卷”。这场双向奔赴的背后,是秦创原科技赋能与略阳场景深耕的有机融合,更是县域发展在创新驱动下的生动实践。秦创原作为创新驱动平台,为略阳带来了强大的科技资源与创新理念。略阳积极承接,将这些资源精准对接到本地产业与社会发展场景中,实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度转化。下一步,各县区将继续以秦创原为引擎,为县域创新生态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路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