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组团式帮扶优势,“科技特派团”乡村振兴显身手(四)

发挥组团式帮扶优势,“科技特派团”乡村振兴显身手(四)

时间: 2023-06-15 15:5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引言:自2018年起,省科技厅围绕苹果、猕猴桃等全省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了18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聚焦“三覆盖两促进四个明显提升”目标,在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科技人才、平台园区和宣传培训等方面采取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尤其是2022年4月以来,省、市、县的组织、科技、农业等部门联合,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统筹协调相关政策配套措施,为我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开展工作提供保障条件。各科技特派团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着力解决乡村产业中的科技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为推进我省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为了充分展示科技特派团服务风采,加强对好经验、好做法的总结宣传,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我们近期推出科技特派团专题系列报道,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有益借鉴。

陕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秦地无闲草”之美名。中药材产业服务团以增强科技人员在打好特色农业攻坚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双创事业发展大局为己任,紧密结合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实际,积极投身农村生产一线从事科技服务,带动企业和贫困户致富,获得了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企业的大力赞赏,百姓的一致好评。

前期认真组织谋划,分组对接精准帮扶

中药材服务团以国家政策引导及产业发展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我省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分组对接佳县、略阳、柞水、丹凤、宁强等五个协议县区,全面服务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调研、讨论,为陕西省科技厅、中医药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提供智力支持,为丹凤、商南、洛南、略阳县,洋县,留坝县,勉县,宁强县、镇坪县、汉滨区、镇巴、合阳、佳县、清涧、铜川等二十余个县区政府提供发展建议,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围绕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种质混杂、优良种苗缺乏、生产规范性低、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开发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服务团专家针对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高中药农业从业者科技管理水平和从业技能,把实践操作作为重点环节,对中药材进行栽培实用技术“参与式”培训,强化分类指导和实践教学,推广田间教学,注重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团内专家们以镇坪县华坪镇尖山坪村、城关镇友谊村为中心,完成了黄连新品种3465亩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包括种子繁育65亩,种苗繁育450亩,大棚种植550亩,林下黄连种植2400亩,平均增产率达26.39%。

建立中药材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团内专家们通过对略阳县实地调研,指导智能日光温室天麻育种,推广天麻乌红杂交、柴胡平茬促根、猪苓仿野生栽培3项关键技术,较好的发挥了中药材在汉中山区的产业支撑作用。近年来,略阳县以天麻产业为突破口,以现代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建立“七个统一”规范天麻产业发展标准,率先做大安坪沟-两河口天麻产业示范带,建设天麻设施大棚、育种中心和种质资源圃,融合民俗文化、旅游文化,打造集天麻栽植育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截止目前,略阳全县种植天麻15500亩,建立31580平方米天麻玻璃智能温室大棚、8350平方米彩钢大棚,培育专业合作社50余家、天麻经销商20余家、天麻加工企业5家,2家企业通过GMP认证,研发生产出了天麻胶囊、天麻含片、天麻粉等10余种系列产品,并开发了冰镇天麻、天麻乌鸡汤等系列养生药膳。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围绕中药材产业链,打造特色药材价值链,实现科技扶智、产业脱贫目标。根据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经济,围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有效集成资源、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积极探索精准扶贫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典型示范带动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把新生代企业家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领头雁”,建立“科技扶智+精准扶贫+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工作模式。农村青壮年是创业、创造、创新的主体,特别要引导青年创业者争做担当奉献的“良知一代”和脱贫致富“领军一代”,开展理论讲解,发放技术资料,实现创业思路、营销理念、经营模式更新,激发创业热情,增添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联系科技示范户、种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让更多的农民成为高素质农民,有效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提高科特派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