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求是网
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入党誓词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入党誓词的变迁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十二大至今。每个阶段的入党誓词都能充分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虽然文字表述略有不同,但对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内容。
一、中国工农红军时期的入党誓词——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只要承认党的纲领、有介绍人、经过审查即可入党。当时,我们党并没有把入党宣誓作为发展党员的必经程序,新党员主要是通过表决心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加入党组织的意愿。
1927年,中国共产党经过6年的艰苦斗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这一时期,我们党处在最孱弱、最艰苦的阶段:从无到有,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残酷的阶级斗争对每名党员都是严峻的考验。1927年10月,毛泽东考虑到当时的革命形势,亲自撰写了入党誓词:“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斗争主要以隐蔽的方式进行,因此,工农红军时期的入党誓词,第一条就是“严守秘密”,这对当时环境是何等重要!如果党员不能严守秘密,就有被敌人追杀的危险,就有被叛徒利用的可能。同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屠杀,少数意志不坚定的党员背叛了信仰,成为可耻的叛徒,给我们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入党誓词中的“牺牲个人”“永不叛党”,就是每一名党员为保护党的组织,对经得住“杀头”考验而作出的承诺。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夏明翰在就义前的绝命诗中写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周文雍在监狱中写道:“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中共湘赣“特委”书记郭亮牺牲前对妻子的遗言是:“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江西弋横起义领导人邱金辉面对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高呼:“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要胜利!”在白色恐怖时期,有3万余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杀害。然而,正是在入党誓词的鼓舞下,大多数党员坚定了革命理想,使我们党经受住了革命的考验。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中国成了日本军队肆意践踏的对象。这个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抗战初期,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的追杀,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的红军尚无力量正面抵御日本侵略者。中国会不会亡国?中国人民会不会成为亡国奴?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要求党员“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这段入党誓词证明,我们党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下,仍不忘初心,鲜明地提出党的奋斗目标,举起抗击日本侵略者旗帜,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又看到了曙光。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身为共产党员,只有做到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才能为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将侵略者驱逐出去。
由于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坚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抗战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党员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达到4万人左右,到1938年底,这一数字发展到了50余万。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弱小走向强大。工农红军长征结束后改为八路军时只有3万余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到1938年10月,八路军已发展到15.6万余人,成为坚持长期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打击日本侵略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赶走日本侵略者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压,和平建国已成为泡影。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他指出:“从整个形势看来,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毛泽东的报告又一次为中国共产党的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
这一时期,入党誓词中首次提到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做群众的模范”。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20多年风风雨雨考验得出的重要经验,也反映出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而“对党有信心”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全体党员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入党誓词的感召下,党员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多大的挫折,经历多少苦难,都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心,都能坚定地站在人民这一边。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黑暗,迎来全国的解放。
于是,党员们变成了一面面冲锋在前的旗帜,尖刀班、突击队都是由党员组成的,第一个扛起炸药包的一定是共产党员。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我们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全国得以解放。这段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为人民利益而勇于牺牲的军队,也证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带领全体党员忠实地践行了入党誓言。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作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指示。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特点,对党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用党的纪律明确地告诫党员,什么能做、应该做,什么不能做、禁止做。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出现在了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开始带领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此时,中国共产党要从武装斗争转向国家的经济建设,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经历了战争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强调“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积极工作、精通业务”,这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党的宗旨更加明确,党的纲领和路线更加清晰,人民群众跟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心更加坚定。虽然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挫折,但共产党员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从未动摇,广大人民群众跟着共产党走的意志没有改变。
五、党的十二大将入党誓词再次进行修改完善——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的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使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为了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福祉,共产党员仍需严格要求自己,仍需做群众的模范,仍需吃苦在前。为此,1982年9月6日,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并作出新党员必须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规定。
据考证,党的十二大以前,虽然中央在不同时期都规定了入党誓词的内容,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有的地方也曾出现过其它版本的入党誓词。党的十二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发展新党员有了统一的入党誓词。
这一阶段的入党誓词,继续强调“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这是因为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有崇高的纲领,有规范的章程,有严格的纪律。其中“严守党的纪律”较之过去突出了一个“严”字,强调了党的纪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体现了党组织对每一位党员的严格约束。“永不叛党”是对革命时期入党誓词的恢复,在和平年代,这一点更具特殊意义。而新增的“履行党员义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则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角度,为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战斗力提供了基本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完成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成功地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经济基础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回首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功不可没,他们用一生履行了入党誓言。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那些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党员先驱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和平与幸福的生活。
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着。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8800多万名党员在各自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时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者: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雨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