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始建于1965年三线建设期间的“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第一分院”,1972年更名为“宝鸡有色金属研究院”,1983年更名为“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1988年与西安有色金属研究所合并后更名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1995年从宝鸡搬迁至西安,1999年转制成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0年划归陕西省管理,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2008年被陕西省列为重点培育的28家百亿企业之一,2015年组建更名为陕西稀有金属科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12月陕西稀有金属科工集团公司撤销,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发展。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的依托单位,地处西安、宝鸡两地五区。研究院现有资产总值123亿元,仪器设备5000多台套,占地3391亩,正式职工40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千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高工502人,博士、硕士1004人,2019年全院综合收入132.07亿元。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由具有较强综合科技实力的国家级重点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和若干产业化公司组成的大型科技集团,形成了基础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建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材料研究领域,组建了14个研究所及中心,建设了44个国家和省级研究中心及平台,共获得1100余项科研成果奖和1500项专有与专利技术。同时,研究院加强成果转化及工程化工作,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开发试制新产品10000多项,发起组建37个控股参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稀有金属新材料科研、生产基地。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国家工程中心重大成就奖”“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殊荣。
在国内外学术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也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际钛协会、国际低温材料委员会、国际普兰西难熔金属协会、国际材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10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的团体会员、理事或委员单位。与美、日、德、法、俄、奥地利、波兰等国家有多项常年政府间合作与交流项目。
地址:西安市未央路96号,邮编:710016
联系电话:029-8625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