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 [ 主题词 ] | ||
---|---|---|---|
[ 发布机构 ] | [ 效力状态 ]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0-04-01 |
2019年度,省科技厅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法制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科技依法行政工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进行决策、履行职责、依法处理种类事务,为创新型陕西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了以工委书记、厅长赵岩为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陕西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陕西省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精神,研究制定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依法全面履行省级科技管理部门行政职能。
(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工委班子召开工委专题会议,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实际出发,把科技管理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依法治国总体要求,围绕定好政策、营造环境、搞好服务,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陕西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活力逐步增强,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我省连续三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
(三)不断加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建设。坚持落实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机制,凡涉及我省科技领域重大政策出台或重大事项的决策,都必须经工委会、厅务会集体讨论决定。全年召开工委会42次、厅务会17次。重大决策出台前充分发挥机关法律顾问作用,涉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科技创新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等重大决策事项,都先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寻求法律支持和合法合规性审查。办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手续4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在起草重大创新政策、编制计划项目指南等各项工作前,通过网上公开征集建议、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建议。
(四)全面加强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邀请“法润三秦大讲堂”讲师给机关领导干部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宪法修正案》《安全生产法》《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宪宣传法周”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参加“法宣在线”网络学法和考试活动,机关全体干部学满积分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合格率100%。推广《百姓法治宝典》口袋书及手机APP,做到公职人员以身作则,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开展《科技进步法》落实情况总结评估,深入总结我省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的具体做法和落实进展及成效,5月20日,赵岩厅长在科技部召开的《科技进步法》修订工作座谈会上发言。坚持把加强法治建设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围绕简政放权、强化监督、搞好服务三个方面,研究制定了《陕西省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意见》。
(五)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现代治理能力。按照省政府“9761”工作部署,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成了省级部门事项调整事项A类清单和B类清单梳理填报工作并全部通过审核,督促各处室梳理制定服务事项流程图22份,完成了确定的20项政务服务“网上可办”事项,实现了“单点登陆”,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审批”等6项公共服务事项属于超额完成任务加分项,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加快建设“智汇秦科技—PDS管服平台”,实现了用数据研判评估、用数据辅助决策、用数据管理业务,总结形成的“智汇秦科技—陕西PDS管服平台”被省委网信办表彰为数字陕西典型成果案例。
(六)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科研创新环境。研究起草《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将科研诚信要求融入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修订《陕西省科技系统信用黑红名单管理办法》,完善科技系统信用管理黑名单评价标准,推进科研诚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在2020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过程中,对申报的6000余条单位信息进行了诚信核查,对7家存在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积极配合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2019年9月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了《2019年度科研条件建设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对8家企业单位进行了检查,将结果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实现“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围绕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涉及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认真开展了落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自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七)着力推进新兴科技领域的风险及法律防控。设立陕西省科技安全风险防控软科学研究基地,从科技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研究、科技安全风险防控法律环境研究、科技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等三个方面,围绕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加快科技安全预警检测体系建设,推进相关立法工作。
(八)认真落实政务信息公开要求。编制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制定门户网站信息报送规定,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对门户网站进行升级改造,优化政务公开栏目,设置领导信箱、意见征集、网上调查、在线访谈等栏目,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工作、脱贫攻坚、社会公益、财政资金使用等各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全年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计15843条,其中门户网站发布消息13230条,“秦科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2424条,“陕西科技”微博发布消息189条。依托省政府网站统一平台办理依申请公开,提高答复效率和办事透明度。按要求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1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议案70件,全文公开答复函内容,及时回应关切,接受群众监督。
(九)扎实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落实。根据中办《通知》精神和省委“十条措施”要求,研究制定8个方面28条贯彻落实措施。对照10个方面参考清理事项,提出了减少发文、压减会议的计划目标,细化制定落实举措,形成了为基层减负具体工作清单,全年压减文件40%,减少会议30%。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在科技管理业务系统中精简合并各类表格,实行无纸化申报、网络审核、视频答辩,减少各类纸质申报材料90%以上。
二、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
(一)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意识不够。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还存在以完成建设任务为主要目标,主动创新开展工作还不够,未能形成一些在全国的创新的经验做法。
(二)普法工作还不够深入、全面。对涉及科技创新和行政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的多,对其它法律法规学习的少;组织机关干部队伍集中学习的多,深入基层宣传的少;安排部署学习的多,督促落实相对较少。
三、2020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主要安排
一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继续对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加强对科技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二是运用法治思维深入体制改革。坚持落实“放管服”改革,把法治建设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继续引导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研究、咨询和论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质量。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依法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高质量服务,创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三是加快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创新科技系统政务服务方式和途径,加快推进“智汇秦科技——PDS管服系统”建设,优化提升门户网站功能,及时发布和更新政务信息、政策法规、科技动态等信息,方便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和查阅,努力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及时性,主动回应社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关切。
四是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充分发挥机关法律顾问作用,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审查,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等基本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实施监管和效果评估。
五是进一步重视干部法治素养提升。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好宪法、公务员法以及自己所承担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机关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能力。
六是全面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体系,加强普法人员保障和普法活动的经费保障,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