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21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21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5〕92号

时间: 2025-08-25 11:3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刘勇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深挖我省大学生“挑战杯”等竞争成果潜力助力创新转化》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您在提案中提出“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协同联动”。

1.举办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系列路演活动。分类举办高校院所专场路演、重点产业链系列路演等活动637场次、路演项目7530个、融资超过62亿元。通过“以演代评”方式对落地转化的120个项目给予5533.8万元后补助支持。其中,举办月度专场共54场,涉及光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输变电设备、无人机、半导体集成电路、钛及钛合金、氢能、智能终端、新能源乘用车、传感器及物联网等多个产业链,累计路演项目310项,推介项目452项。自常态化路演活动实施以来,路演、推介项目中有79项获得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67.18亿元。

2.近期,省科技厅将下发《陕西省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规定,支持智能化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技术经理人专业化培训体系构建,给予平台建设不超过100万元的经费支持。技术交易平台需具备智能匹配、价值评估、转化路径规划等功能;培训体系涵盖课程开发、线上+线下教学、AI辅助训练、实践场景构建等技术经理人能力提升项目。

二、您在提案中提出“完善科技金融投资支持体系”。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创新基金重点关注“从0到1”阶段,引导投早、投小、投科技要求,省科技厅在省级层面积极谋划设立较大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吸引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科技成果转化高效汇聚,为早小科创企业尽可能多地提供长期资本支持,带动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早期投资领域,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一是健全科技金融制度体系,持续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围绕创投基金、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资本市场等方向,加大科技金融激励力度,不断完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政府投资引导机制,破解耐心资本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难题。在天使风投引导方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5.592亿元,设立23只子基金,总规模55.579亿元,引导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在拨改投引导方面,探索“先投后股”,重点支持“三项改革”科技成果。在科技贷款引导方面,出台“秦科贷”风险补偿政策,重点为高企和拟上市重点培育科技企业贷款提供风险补偿,15家合作银行累计发放贷款644.75亿元,拨付风险补偿资金303.13万元。

三是创新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指导西安市在全国首创“技术交易信用贷”“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资产证券化”项目,通过“技术交易信用贷”累计帮助31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15.1亿元。实施“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资产证券化”项目,已发行1.96亿元。以企业创新积分评级为基础,探索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为科技企业匹配对接金融资源,累计向科技部推荐3687家科技型企业,经创新积分评级后向金融机构推送1739家,累计获得再贷款24.13亿元。

三、您在提案中提出“促进产业应用场景对接融合”。

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2024年6月省科技厅下发了《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的实施意见》(陕科办发〔2024〕19号),旨在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26年底,培育认定6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开展500项概念验证、500项中试熟化服务,推动300个新产品上市,孵化200家科技型企业,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同年,经组织申报、评审、现场考察等环节,批复建设“陕西省智能无人机系统中试基地”等14家中试基地。截至目前,我省共有24家中试基地,今年计划布局建设10家中试基地。

下一步,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点火器,加快畅通具有内生动力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新模式。

感谢您对省科技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8月8日        

(联系人:黄超,电话:87294985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