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35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35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5〕105号

时间: 2025-08-19 16:1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杨德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突破光子产业区域协同瓶颈、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提案》(第335号)收悉,结合省科技厅职能,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光子产业发展,将光子列入省级重点产业链,启动实施“追光计划”。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光子产业链发展部署要求,精准组织技术攻关,谋划布局科研平台,支持引育科技人才,为我省光子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近三年,省科技厅支持光子领域科研项目778项、资金2亿元,其中支持各类科研平台建设24个、资金2575万元,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80项、资金2204万元。采取定向委托方式持续支持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预研及人才团队建设,支持项目8项,资金875万元。实施光子“两链”融合重大专项,攻克20余项“卡脖子”技术,包括大功率多结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外延片、高性能HBT射频外延片、高速50G PAM4 DML激光器光芯片、百瓦级飞秒激光器及调制器产业化技术等。2024年,立足我省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启动建设秦创原光子、先进激光与光电集成产业创新聚集区,部署实施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精准匹配高水平技术经理人,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创新要素集成供给、产业互联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

我们认真研究并积极吸纳您的建议,下一步将从以下方面持续支持我省光子产业发展。

一是持续加强光子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联合答题、市场判题”科技攻关机制,结合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铜川等区域光子产业基础,聚焦光子材料与芯片、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传感器等重点领域,靶向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发挥好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引领作用,持续放大“一所”模式优势,推进先进阿秒光源大科学装置建设并探索“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增强超快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信息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光子集成产业领域中试基地、陕西省先进光子器件概念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策源力,提升研发、中试、孵化、检测等全流程光子技术服务能力,推动光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二是推进光子产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用足用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新20条政策措施,开展光子产业链专场路演活动,积极搭建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金融资本对接服务平台,促进光子科技成果在能源、生态保护监测、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转化应用。用好“秦科贷”风险补偿政策,推行“创新积分制”,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光子产业发展。依托省际科技合作计划科技创新中心联动专项,支持我省光子产业链重点企业与北京、上海、粤港澳、武汉、成渝等产业链创新主体共建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基地,联合实施科研攻关项目,吸引发达地区先进技术成果在陕转化落地,推动我省光子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

三是加快光子产业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建设西安高新区光子产业创新聚集区和铜川先进激光与光电集成产业创新聚集区,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接续部署实施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动态更新创新资源、技术需求、科技招商(人才招引)、支持政策“四个清单”,加快吸引和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形成光子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感谢您对我省光子产业发展的建言献策,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8月7日         

(联系人:李竞,电话:029-87437548)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