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许连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香港陕西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共塑发展新动能的提案》(第416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陕港科技合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厅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有关各方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分析了当前陕港科教融合发展存在的科创合作缺乏有效对接机制、青年人才交流渠道有限等问题,提出的有关建议对于加强陕港科技创新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进一步深化陕港科技领域合作与交流。
一、关于完善科创协同创新机制
一是去年9月一德书记访港期间,我厅在港举办了香港科教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与香港各界就深化陕港科创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此访期间,我们与香港有关各方建立了沟通对接机制,共签署各类科技合作协议6个。其中,省科技厅与香港创新科技署签订了创新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与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金融合作框架协议;西安市科技局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了科技创新合作协议;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了多元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西北大学与香港大学签署了地球科学研究合作协议。
二是去年11月,我厅高水平承办了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省委主要领导会见了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孙东局长一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出席会议并致辞,省科技厅作了交流发言。香港代表团调研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和秦创原总窗口等,深化了陕港科创合作关系。
三是建设了一批合作平台。西安交大香港研究院于2024年9月正式揭牌,已落实了物理空间,在港注册了公司,实体化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并与香港青科协、香港校友会及云迹科技等校友企业合作,推动机器人、电气、医疗等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西北大学与香港大学共建了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联合参与“嫦娥”“天问”等国家深空探测任务,成功获批了首批嫦娥六号、第八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在Nature、Science子刊上发表论文7篇。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与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了自动驾驶、智能大健康联合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先进低空经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二、关于拓展青年交流平台与渠道
一是省科技交流中心与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签署了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二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陈清泉班”,着力培养未来电气工程领域的学术大师及兴业英才。三是在2024年“筑梦未来 陕西有约”陕港青少年交流活动期间,组织香港青少年参观了西安铂力特等科技企业。四是2024年11月,西北大学与香港大学在西安成功举办了2024科学圆桌会,双方就前沿领域科学研究、科研合作模式、科研伙伴结对等展开了深入讨论。五是今年4月,组织“高质量发展看陕西”港澳代表团访问了秦创原、创新港,安排光大香港、香港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等来陕交流,甫康健康与西安交通大学启动了共建药品成果转化中心。六是今年4月,组织西安市数字经济领域11家科技企业赴香港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及香港国际科创展。
三、关于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在平台建设上加强合作。积极推动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与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建设一批覆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创新联合体。支持陕港两地高校共建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香港科研机构、企业等在陕设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全力推进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研究院建设。发挥香港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作用,运用创新科技解决跨境法律争议。
二是在人才引育上加强合作。支持陕港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师生双向互动、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内容。组织开展全省“组团式”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大湾区专场活动,探索设立陕港人才交流专项,吸引更多香港及国际优秀人才来陕创新创业,支持更多院士专家在陕建立工作站。与香港方面加强沟通,联合策划香港博士神州行活动。
三是在科研攻关上加强合作。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陕港发展所需,研究设立港澳合作专项,引导陕西创新主体与香港共同凝练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间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同香港方面探讨设立“香港—陕西联合科研基金”,围绕两地特色领域和重点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再次感谢您对陕港科教融合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陕港科教融合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29日
(联系人:刘磊,电话:029-8729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