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59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59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5〕71 号

时间: 2025-08-05 11:4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刘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广第四代住房、持续助力我省低碳发展的提案》(第55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陕西省科技厅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的技术创新,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深化产学研合作、攻坚关键技术、加速成果转化等举措,有力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方向

陕西省科技厅在编制《陕西省“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时,提出实施“八大创新工程”,推进建筑等六大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并召开全省科技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进会,持续夯实科技创新任务的落地落实,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聚焦项目攻关,提升创新能力

积极推荐省内优势科研力量申报“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目前已有7个项目参与角逐,其中“太阳能富集区零碳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个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立项。与此同时,我厅每年面向全省广泛征集各行业技术需求,精心凝练并发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围绕节能材料、建筑固废利用、建筑施工等方向,部署实施158项省级科研项目,投入支持经费达2314万元;在建筑储热、智能建造等领域,布局3项企业(院所)联合项目和1项高校联合项目;依托秦创原总窗口“四链”融合专项,深入开展建筑构造精细化设计研究与墙面作业建筑机器人研发,为建筑行业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三、培育创新人才,激发发展活力

大力支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功培育3支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14支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挖掘培育4名青年科技新星与2名杰出青年,引进10名秦创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成果显著——研发的“建筑外立面智慧光伏系统技术”,通过建筑、光伏与信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建筑零碳排放与智慧升级,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作为本领域目前唯一具备产业化标准的技术产品方案,已在西安、榆林、银川等多地的重点项目中成功应用。

四、推进平台建设,加速成果转化

“十四五”期间,我厅新建“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等“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绿色建筑与低碳城镇”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以及省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各1个。在成果转化方面,“三好建筑仿真实训平台”等2项研究成果获“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支持,“高层建筑物防雷检测方案设计”享研发服务双向补贴,加速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品智能设计、建筑皮肤节能涂层材料等4项关键核心成果通过“三项改革”“以演待评”机制实现转化。此外,2021-2023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中,绿色建筑相关科研成果累计获奖30项,包括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0项。

五、下一步工作方向

省科技厅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与工作任务,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逐年持续发布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围绕新型结构体系与工业化产业化、建筑产业互联网基础平台开发与服务、智能建造机械装备设备研发等方向,部署一批科研项目,持续推动领域内技术攻关研究。二是按照“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工作原则,适时发布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通知,各相关单位可根据通知要求进行平台组建申报,经评审考察后立项部署。三是全面推进《关于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梳理“三项改革”面临的难点、堵点和风险点,进一步优化技术合同类型结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27日        

(联系人:王强   电  话:029-87291398)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