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79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79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5〕48号

时间: 2025-06-13 09:1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孟裕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尽快组织新质生产力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提案》(第27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指出“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202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要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集中力量支持办好一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以下简称“两重”)建设中的大事要事。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党中央决定从2024年开始拟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以支持“两重”项目建设。您提出的“关于尽快组织新质生产力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提案”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将逐条吸收采纳,加快推进落实。

一、高度重视,全方位动员省内优势科教资源参与

根据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两重”工作重要部署,省科技厅高度重视科技领域“两重”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重”工作与科技重大需求统筹考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扎实推进相关工作。2024年6月,组织召开全省科技系统工作部署会,组织我省重点实验室、重点高校、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创新主体,传达学习中省会议精神,动员参会单位结合自身优势,抓紧谋划“两重”项目。会议明确我省科技领域“两重”项目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组织谋划:一是围绕战略科技力量进行谋划,包括但不限于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察站等;二是围绕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谋划部署项目。同时,科技领域“两重”项目要求突出科创属性,特别是聚焦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二、认真研判,扎实推动专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要求,“两重”工作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国家层面国家发改部门牵头、各部委协同。省级层面省发改部门牵头、各厅局配合。一是做好重点项目推荐上报。按照有关通知文件要求,省科技厅围绕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领域“两重”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等投向领域,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单位申报,指导编制资金申请报告及项目可研报告。截至目前,经与省发改部门联合审查,正式推荐上报科技创新领域“两重”项目5项,总投资15.34亿元。二是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省科技厅重点围绕强化颠覆性技术研究能力、加快种业自主创新、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布局等重要方向,谋划凝练了一批投资大、周期长、牵引性强、现有财政措施难以解决的“两重”项目。截至目前,共谋划科技领域“两重”项目95项,项目总经费约560亿元,拟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39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两重”工作与科技重大需求统筹考虑,紧盯科技实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类)和创新能力提升(重点领域科技攻关类)两个重要方向,积极推进科技领域“两重”建设工作。一是加强与科技部的对接汇报,及时掌握“两重”工作最新政策与要求;二是加强与省发改部门协同,进一步畅通项目申报渠道,共同高效推进专项工作;三是做好储备项目跟踪督导与服务保障,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四是结合编制我省“十五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措施和支持举措,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6月12日       

(联系人:白东海 电话:029-81773390)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