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C类
签发人:姜建春
李建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科研中间产品、加速秦创原创新链产业链全面融合的提案》(第637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陕西省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提案中提出科研中间产品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给出研发信息收集机制、建立中间产品交流平台、中间产品评价和转化机制三条措施建议。经过我们认真研究,认为您的提案全面完整,针对性、操作性强,符合科技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满足地方发展需求,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开展的工作情况
1.研究制定了《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推进各类科研机构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等三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路径,破解现实存在的成果“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的难题,推动更多包括科研中间产品在内的存量成果、静态资源加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科研成果加速走向市场。
2.为落实《陕西省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科技厅搭建“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通过“企业找、平台牵、线下订”的方式,将创新需求与研发成果链接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的科技服务,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截至目前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共注册企业8196家,各类创新平台580个,收集技术需求1628条,签订各类技术服务合同945份,合同金额达到5.22亿元。
3.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关键环节,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2年科技厅提出布局建设中试基地。中试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实验和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适用、成套技术,打通从成果到样品、产品的通道。科研中间产品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扩大中间产品的应用范围,在不同领域熟化与推广,也是中试基地重要任务。2024年,省科技厅制定了《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概念验证、提供中试熟化服务,推动新产品上市,孵化科技型企业,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
随着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科研成果转化不断加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不断迭代,科研中间产品必然大量涌现,如何管理好利用好这些中间产品,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多措并举促进“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一是拓展政策覆盖面,推动“三项改革”向医疗卫生机构、军工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延伸;二是扩大试点范围,2024年计划扩大“三项改革”试点单位数达到260家,线上平台路演项目达到1000个;三是推进质效提升,定期开展“三项改革”绩效评估;四是持续赋能增效,支持更多成果嵌入全省重点产业链。
2.与秦创原线上服务平台紧密衔接,继续优化和完善“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提升系统操作的流畅性,简化操作步骤,完善创新平台自我推介和数据更新功能。将中间产品的重要技术指标和参数纳入统计范围,支持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提高使用体验。到2024年底力争服务中小企业超过9000家,各类创新平台达到700个。
3.完善中间产品评价和转化机制。实施好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高能级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提供原理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概念验证及关联服务,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加快推动实验室成果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再次感谢您对陕西省科技事业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9月11日
(联系人:张岩实 电话:029-87294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