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740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740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4〕163号

时间: 2024-09-06 16:0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王晓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提案》(第74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最突出的重要位置,制定出台了系列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完善了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总的战略安排,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省科技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要求,结合陕西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优化科技政策环境,通过项目布局、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式,多措并举、集中发力,全面推动我省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工作。现将“十四五”以来开展的相关工作汇总如下。

一、优化科研环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一是启动实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制定《实施“两链”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印发《陕西省创新联合体工作指引》《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指引》等文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今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会议顺利召开,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二是印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制定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以演代评等 3个《工作指引》。截至今年6月底试点单位已扩大至156家,单列管理科技成果达到9.3万项,完成成果转移转化达到2.5万项,科研人员领办创办企业达到1572家,576人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职称。三是印发《关于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活动的若干措施》,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聚焦重点领域,推进生物医药关键技术攻关

一是聚焦生物安全、疾病防治、诊疗装备、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推荐相关单位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2项,“实时图像引导的头部γ射束立体定向放疗系统研发”等11个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经费近2.1亿元。二是围绕药物研究、中西医结合、器械研究、疾病防诊治等领域,部署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338项,支持经费4.7亿元。三是围绕精准医疗、医疗器械、中药产业等领域,分2个批次面向全省征集2024年度陕西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同时,在疾病防诊治、药物与医疗器械、中医药现代化、生物技术等领域,征集2025年度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目前,各项目正在有序进行申报或评审当中

三、搭建创新平台,打造立体联动人才新高地

一是围绕磁医学、骨关节等领域建设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1家;围绕中药研发、医工融合等领域建设陕西省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2家;围绕心脑血管、精神疾病等领域建设陕西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3家;围绕中药材种植、手性药物、口腔生物、细胞免疫等领域建设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围绕细胞分子学、农业生物学建设陕西省基础研究基地平台2家;围绕胰岛癌免疫治疗、发生障碍诊疗等领域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69个;围绕感染性疾病、肿瘤疾病等领域建设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7家;围绕口腔疾病、蛋白质分离纯化等领域建设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围绕智能物理、临床护理等领域建设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7家、海外离岸创新中心1家、引智读物站1家;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支持建设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16家;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方面,支持建设陕西省恒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37家。二是在帕金森机制研究、分子探针生化分析、宫颈癌精准防治等方面建设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65支;在DC疫苗研发、医用钛合金材料、心血管3D打印等方面支持建设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70支;引育秦创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5人;培养陕西省杰出青年32名、青年科技新星85名,服务外国专家10名,为我省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四、强化成果产出,加速科技转化应用与示范

积极为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做好科技支撑与服务工作,鼓励成熟适宜技术在陕应用示范。2021-2023年间,112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奖励,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51项。在持续引导开展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多项难题得到破解并实际应用:陶凌教授团队通过解析心肌代谢特征,发现损伤心肌支链氨基酸(BCAA)分解代谢缺陷,提出并验证了“支链氨基酸心肌损伤”学说。秦卫军教授团队创建前列腺癌多功能磁共振诊断和PSMA/PET诊断新策略,建立国际先进的全人源酵母展示抗体库,成功筛选全球首个全人源性PSMA抗体,为晚期耐药前列腺癌提供候选药物。马现仓教授团队采用宏基因组测序、粪菌移植等技术,证实了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并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肠脑轴机制展开了探索王铮教授团队建立了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早期鉴别诊断和风险人群预后评估新模型,揭示了慢性胰腺炎炎癌转化-胰腺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提出了以“胰管纵行剖开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L)”为主的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手术治疗新技术和全流程一体化诊疗新思路。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与工作任务,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围绕生物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药物研究、疾病防诊治研究等领域,拟部署一批科研项目,持续推动领域内技术攻关研究。二是按照“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工作原则,适时发布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通知各单位可根据通知要求进行平台组建申报,经评审考察后立项部署。三是全面落实《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动“先试用后付费”“先投后股”“以演代评”等举措落地兑现。梳理“三项改革”面临的难点、堵点和风险点,进一步优化技术合同类型结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95

 

(联系人:胡斌   电话:029-87291398)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