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117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117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4〕157号

时间: 2024-08-29 10:4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王晓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启和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提案》(第117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面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

省重点实验室作为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陕西省有省重点实验室208,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其中以高校为依托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共156个,以企业为依托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共27个,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13个,以医疗机构为依托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共12个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助推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立足陕西优势特色,全力构建国家所需、未来所向、陕西所能的省实验室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们正在制定陕西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方案。方案从总体要求、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提升实验室创新能力、推动实验室多元融合发展、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和规划,为今后我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关于做好实验室建设长远规划

筹划推动五大行动,超前部署培育1个国家实验室优选培育2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后备加快布局建设10个陕西实验室动态支持50个省重点实验室能力提升组织实施100项实验室重点项目服务产业重大需求打造实验室支持服务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6年,重点围绕优势学科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由国家实验室(基地、网络)、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实验室、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共同组成的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的陕西省实验室体系,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整体水平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引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方案提出优化提升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围绕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支撑力,坚持“建管结合、服务需求、链接产业、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提质增效行动,通过充实、调整、整合、整改、新建等方式优化省重点实验室体系。

三、关于加强高校与企业联合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模式

我们将强化产学研融通发展,大力推进深度赋能产业,加快“两链融合”,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推动实验室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在陕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与在陕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推进省重点产业链主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同时推动在陕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产业化公司”联合共建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尤其是优势企业资本共同出资,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提高实验室对行业和企业的服务能力,增强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和市场转化率。

四、关于重点领域实验室建设

我们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在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及新兴学科的前瞻性布局。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尤其在数理与前沿交叉等基础学科领域布局省重点实验室;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在尚未布局领域布局省重点实验室,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引领未来技术。强化目标导向,加快推动实验室深度赋能产业,着力支持省重点产业链主企业以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突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为主的企业省重点实验室,在尚未布局和需要加强布局领域布局省重点实验室,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以新形势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目标,加强军民协同创新,建设军民共建重点实验室。调动地市参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布局建设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计划新组建20个省重点实验室针对您提到的重点信息科学、微电子、重大装备等学科领域布局,省科技厅将给予统筹谋划、优先支持,确保这些领域科研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继续努力,通过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省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818

 

(联系人:苗长贵,电话:029-87291775)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