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王茜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 助力陕西军工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您的提案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清楚的说明了我省作为军工大省,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核工业等多个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为我省发展军工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我省创新资源富集、军工实力雄厚、创新主体多元、创新生态活跃等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牵引科技体制改革,有效破解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问题,实现了“小切口”大突破,探索了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路径。
“三项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全省试点单位达到156家(含11家军工科研单位),已有9.3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2.5万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人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572家,576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4120.99亿元,比2022年增长34.96%,其中就地转化技术合同35124项、成交额1601.17亿元,占全省的50.38%、38.86%,较2022年分别提升11.1和4.5个百分点。2023年,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71.72%,居全国第10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连续两年均晋升2位、现居全国第7。“三项改革”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并且得到全国人大科学技术进步法执法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中央科技委《工作简报》2次转发我省“三项改革”典型经验,典型做法入选习近平总书记作序的中组部和中央党校干部培训教材,我省作为西部唯一省份在全国科技大会介绍“三项改革”经验做法。
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省军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的转化效能发挥还不充分,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军工成果转化企业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还不够,民营企业优秀科技成果展示与供需对接渠道还需进一步畅通,融入、嵌入国防工业体系的通道还有部分障碍。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持续加大支持和改革力度,助推更多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是配合省委军民融合办积极推进国家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在陕落地并正式运营,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承接军工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优化完善秦创原(国防工业)创新促进中心功能,发挥国家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效能。
二是鼓励军工科研单位以“揭榜”方式适用“三项改革”政策,支持其与省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科研合作、联合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推动技术溢出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军工单位对先进技术成果自行转化、合作转化或由平台公司“打包托管”实施转化。
三是支持军工科研单位深入实施《陕西省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若干措施》,缩短成果解密周期、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专业人才队伍、构建院所内孵机制等,充分发挥国防科技成果的溢出效应,促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更加畅通。
四是支持军工科研单位常态化开展成果、产品、场景、团队等路演,对参与路演并实施转化的优秀项目,通过“以演代评”方式给予后补助支持;同时,鼓励省内技术实力强、应用前景广泛的项目和团队积极参与“三项改革”系列路演活动,挖掘有潜力科技成果,吸纳进入国防科技能力体系,促进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十分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8月14日
(联系人:杨凯 电话:029-87294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