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刘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陕西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的提案》(第18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材料被誉为制造业的“底盘”,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而碳纤维作为近年来全世界大力发展的战略新兴材料,其强度和刚性极高,耐腐蚀和耐磨性良好,是理想的轻量化材料,已成为航空航天、体育休闲、风电、光伏等领域重点原材料,未来还将应用于氢能、汽车、海洋装备等领域。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做出要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您的提案建议与当前国家及陕西省关于发展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对指导我省新材料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科技厅对您的提案内容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充分学习研究,开展工作调研,分析现状情况,提出发展举措。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陕西是新材料大省和研发强省,拥有近百所高校和军工设计院所等科研单位,构成了新材料技术研发体系,在钛金属、超导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特种纳米材料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全球领先,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科研支撑,为全省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材料保障。西安获批建设“双中心”,新材料就是其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省政府着眼材料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和我省产业优势,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作为全省要着力重点发展的34条产业链之一,积极构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色产业链,支撑我省航空航天、汽车、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省科技厅贯彻落实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和重点产业链发展有关要求,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发挥我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精准组织技术攻关,精心打造创新集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三年来,省科技厅共支持新材料产业链实施陕西省“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及其他各类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69项,支持资金 39243.66万元。其中支持组建“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支持资金640万元;组建中试基地1个,支持资金500万元;组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个,支持资金165万元;建立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8个,支持资金90万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43个,支持资金2070万元;青年科技新星55人,支持资金550万元;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82支,支持资金2460万元;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45个,支持资金3953万元。“三项改革”综合试点项目10个,支持资金760万元。
通过认真分析您提案中的政策建议,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支持全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色产业链创新发展。
一、建设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全省新材料领域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培育和发展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省科技厅指导西安经开区管委会、西北有色院研究院于2023年12月率先启动建设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聚集区以“构建世界一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为总体目标,以“新材料陕西实验室+高能孵化载体+专业化产业园区+专项基金+省市区支持政策”为“五位一体”布局,以先进基础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前沿新材料为主攻方向,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新材料未来产业培育链路,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更大范围集聚配置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力促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引领全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就是聚集区要重点发展的未来材料方向之一。省科技厅将集成科技项目、平台、人才、金融等各类创新资源,全方位支持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通过多方密切协作,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在项目聚集、平台入驻、政策梳理、机制建立、推介宣讲、园区建设、环境营造等各方面工作有序,进展顺利,聚集区建设初见成型。目前聚集区核心区已落地新材料陕西实验室和8家新材料企业的研发、测试及应用中心(使用面积共计1.8万平米),3个行业协会、13个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产业基地拟签约产业化项目10个,投资总额达到88亿元。同时储备24个成果转化项目、12个科研平台、11个产业化项目,正在对接落地中。聚集区的建设,必将为全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能,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研平台搭建和科技资源聚集提供。
二、支持建设新材料陕西实验室。为充分发挥陕西新材料领域科研、人才和产业基础优势,开展新材料的前沿探索、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新材料产业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加速新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西安“双中心”建设,2023年12月11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论证新材料陕西实验室建设方案,2024年1月28日,获省政府批准建设。实验室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发起,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同组建,围绕金属材料、超导及量子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等5大材料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凝练一批重大科学问题,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及成果转化项目,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形成“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的创新发展路径。省财政将每年支持新材料陕西实验室5000万元经费支持,目前已安排3000万元用于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攻关。
三、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聚焦全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和未来材料抢滩布局,着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省科技厅支持新材料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领军企业为主体,新建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和应用场景建设。组织实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和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四链”融合重点研发计划,每年安排部署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精准研判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动态更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融合图谱,常态化举办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对接活动。加大秦创原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进“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以高质量人才供给助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8月9日
(联系人:许海晗 电话:029-87298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