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663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663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4〕100号

时间: 2024-08-12 10:5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苟俊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陕西、港澳台共谋创新发展、共筑繁荣之基的提案》(第663号)收悉。提案提出的“推动陕西与港澳台科技创新联动”“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台人才聚陕”等意见建议,对于新时期加强陕西与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积极吸收完善相关政策。现就提案中涉及省科技厅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陕西与港澳台科技创新联动”

近年来,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与港澳台创新主体围绕平台共建、项目共推、人才共育等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在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方面,一是支持商汤科技公司在陕建设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与长安大学成立自动驾驶联合实验室,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立智能大健康联合创新实验室。西北大学与香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分别围绕地球与行星科学、人口迁移、生物电子与健康领域共建了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二是支持全省高校、院所和企业与澳门创新机构围绕生物医药、激光技术等领域建设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家,开展联合技术研究、人才引进及交流合作。三是支持信息获取与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托西北工业大学与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开展卷帘快门相机处理技术研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举办“周秦汉唐大时代系列‘俑现秦文化’特展”,提升中华文化在台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联合攻关方面,支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电科第三十九所与香港亚太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香港大学、长安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分别围绕金属材料、航天科技、信息网络、智能行李托运领域开展科研合作。二是支持全省高校、院所和企业与澳门开展科技合作项目5项。其中,西北工业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航天科技集团东方红卫星公司联合开展了澳门首颗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澳科一号”卫星B星的研制;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陕西师范大学(中俄食品与健康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中药材、茶领域科技攻关,申报了澳门科技基金等项目,联合培养中药人才。三是支持全省高校、院所、企业与台湾在新材料、催化等领域开展省级科技合作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2项。

在人才引育方面,一是支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通过与香港创新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学位人才、共同实施人才发展计划和MBA项目、联合设立丝路工学院等方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二是支持西安交通大学与澳门高校长期开展人才合作与交流。西北工业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在本科生学期互换项目及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三是支持绿色建筑与低碳城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合作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中国文化大学(中国台湾)自2013年开始开展交换生培养等合作,交流学生专业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

二、关于“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台人才聚陕”

近年来,省科技厅依托陕西省外专家服务计划,积极支持港澳台人才来陕创新创业。其中,2021-2023年的外专项目共引进13名中国台湾籍人才,秦创原人才项目共引进7名中国台湾籍人才,帮助我省集中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提升了我省重点产业发展水平。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台工作重要论述,以陕西代表团访问港澳为契机,与香港创科署、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协议),支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与港澳合作伙伴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共建一批创新平台,支持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设立“陈清泉院士班”,共同培养电动汽车领域优秀人才。全力推动交大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创新港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在香港落地实施的国际化载体,海外高端人才引入陕西的中继站,在陕央企与香港科研合作示范区,科研成果双向流动、服务陕西的海外窗口及陕西高校链接香港、服务香港的总窗口。继续深入实施省级科技计划,着力吸引更多港澳台科研人员来陕创新创业。同时,将在科技部、省委台办的指导下,积极支持台湾青年科研人员来陕交流实习,有效促进两岸民心相通。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89

 

(联系人:赵一君  电话:029-81294887)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