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签发人:姜建春
王建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铜川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议》(第20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铜川高新区作为铜川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主平台、主力军和主阵地”,是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也是铜川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升建国家高新区对于充分发挥铜川高新区在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引领作用、探索新时代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新道路、培育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一、推动铜川“以升促建”国家高新区
1.铜川高新区基本情况。铜川高新区2018年获批省级高新区,2020年11月,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关于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陕政字〔2020〕94号),高新区按照“一大主题、三大动力、五区共建”的总体发展思路,以铜川新区为创建主体,“一区三园”联合创建国家高新区。近年来铜川高新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打造铜川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聚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铜川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9.34亿元,营业收入418.64亿元,上缴税费总额18.19亿元,出口总额3.03亿元,均较上年实现增长。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 150 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80家以上,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在省级高新区中均排名第1位,实现铜川科技型企业“倍增”。
2.以升促建工作。一是自创建国家高新区以来,铜川市制定出台《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和《铜川市“以建促升、对标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国家高新区建设有关方案,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建促升,对标创建国家高新区。二是多次赴科技部对接汇报。今年1月,由省科技厅带队赴科技部沟通国家高新区升级工作,与区域成果司周云帆司长和相关处室座谈,科技部将统筹考虑陕西地处西部地区的发展实际和需求、陕西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连续四年获国务院表彰奖励等,会同省级、市级进一步聚集资源,推动铜川高新区加快发展,力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区产值、研发投入等指标较快提升,争取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月,戴省长再次带队赴科技部沟通汇报国家高新区升级工作。
3.相关支持举措。2022年指导铜川围绕重点产业实施厅市联动(铜川光电子)重点项目,支持经费1500万元;铜川高新区在2022年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工作中位列省级高新区第2位,奖励资金200万元支持铜川高新区以升促建。
二、以“三项改革”为牵引,推进秦创原一总多区多平台建设。
1.打造铜川“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铜川抢抓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先机,与3所高校签订建设科创飞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与4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上半年共引进科创项目80个、总投资134亿元,累计成立成果转化企业48家。今年2月,省科技厅支持铜川市人民政府举办了“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路演首场地市行活动,戴彬彬副省长出席并为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揭牌,进一步推动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
2.将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纳入省创促中心联盟。批复由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会同各设区市、行业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等十四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陕西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联盟,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提升铜川科创服务体系效能。制定《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指引》、《秦创原(高校)创促中心工作站工作规程》,指导创促中心及工作站开展常态化双创、路演、投融资等对接活动;集聚科技资源,开展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咨询培训、信息发布等服务;培育、构建“科技经纪人”等三支队伍,引进集聚国际化、专业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
3.支持铜川加速推进“三器”建设。支持秦创原铜川创新谷建设,构筑铜川科技创新高地;支持铜川探索异地孵化器落地及平台进驻方式,已在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设立秦创原铜川飞地孵化器,落地转化14家企业;支持铜川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组建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的创新联合体。
省科技厅将围绕提案中的有关建议,积极支持铜川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工作。最后,感谢您对我省科技事业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9月4日
(联系人:王可欣,电话:8102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