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姜建春
张阳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秦创原创业学院的建议》(第47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3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秦创原,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全省企业、高校、院所、园区等广泛参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总抓手,为全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探路径、开新局,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普遍肯定。特别是强化政策支撑,秦创原制度机制保障更加健全有力;深化“三项改革”,靶向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打造“三支队伍”,创新创业雨林生态全面升级;搞好示范带动,创新发展倍增器效应逐渐显现,“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和“三器”示范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完善,“一总多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秦创原已经成为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
过去两年,高新技术企业从6198家增至12208家,年均增长40.34%,全国排名由第15位上升至第12位;科技型中小企业从8069家增至15952家,年均增长40.6%;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758.95亿元增至3053.5亿元,年均增长31.8%,居全国第6;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4646件增至82069件,年均增长22.55%。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与秦创原e站实现功能联通、与20个区县实现信息互通。19家省属国企项目、6个市飞地孵化器在总窗口落地。举办秦创原科技成果—长三角路演推介会,在丝博会、农高会、陕西科创会等举办秦创原建设成效展,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关村论坛、APEC技展会等重大活动,与中关村、张江高科、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共建共享科创生态,有效提升了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在人才培育方面,坚持“政策引才、产业用才、服务留才”理念,秦创原高层次人才、专业型紧缺人才、职业经理人才分层分类聚集,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和竞争态势。一是坚持梯度培养。印发实施《陕西省创新人才攀登计划实施方案》,打造科技人才梯次培养模式,在省科技奖励中设立“创新驱动秦创原奖”,在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深入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制、科研经费“包干制”,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放权赋能。仅2022年评选认定3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新星和76个科技创新团队,12人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二是建强“三支队伍”。“三支队伍”总量由2021年的651支提高到2022年的4742支,增幅达628%。新增“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93支、“新双创”队伍2553支,科技经纪人1696人。各市(区)、企事业单位与高校院所建立常态合作,人才引用环境明显优化,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三是引进培育人才。设立秦创原引才专项和产业领军人才专项,到去年底引进培养支持高层次人才390人、创新团队69个,8人入选国家海外引才计划,14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新受理“三秦优才卡”办理申请907人。新建57个省级引智示范基地、海外引智服务站和海外离岸创新中心,以秦创原为核心载体的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为适应秦创原建设发展需求,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各方面加大培养力度。西安交通大学组建了西部科技创新港职业技术经理人培训中心打造了一支50人的技术经理人(科技经纪人)队伍,培训900余人次。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了针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提供技术转移相关服务的第三方机构以及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等相关工作人员的较为完善的技术经理人培训体系。制定了《陕西省技术经理人(科技经纪人)认定工作指引(试行)》,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2022年11月22日,秦创原·青禾成长训练营首次培训在秦创原总窗口以线上方式举行,30家入围的高潜创新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2023年2月10日,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举办秦创原科创服务专项培训。培训围绕《秦创原总窗口科创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对科创服务、秦创原政策、空间载体、科技金融等服务进行宣贯解读。2月16日,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联合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举办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政策解读培训,西咸新区80余家科创企业参加了此次培训。2月23日,“青禾训练营-工业互联网专场”培训活动在西咸新区举办,为30余家秦创原企业在大企业数字化创新转型、创业者思维破局等方面进行深度赋能。5月26日,“秦创原·青禾华为生态营”活动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举办,秦创原总窗口及秦创原总窗口协同创新基地企业代表等30余人参加活动。6月27日,“秦创原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标准专题培训班”正式启动,咸阳、汉中、铜川等地秦创原创新促进分中心、17个协同创新基地的相关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等60余人共聚总窗口,开展为期4天的专题培训。7月24日—26日,秦创原建设专题培训班在西咸党校举行,各地市科技局局长、创促中心分中心主任、协同创新基地负责人等47名学员参加培训。这些培训为解决人才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您提出的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秦创原创业学院的建议,我们从年初以来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协调有关方面制定了初步方案,经与国家有关单位对接了解,目前正在制定有关工作指引,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将认真吸收借鉴。
一是立足实际,坚持全方面培养人才。加强校企对接,加快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重视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发现历练人才。二是积极开拓视野,多元化引育人才。用好“校招企用”“科学家+工程师”等模式的同时,剔除一些惯性思维、打破一些路径依赖,支持创新人才在陕举办企业、从事创新服务。三是不断优化环境,善聚善用各类人才。持续提升“三支队伍”整体实力,健全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在技术路线、经费使用、资源调度等方面,敢于赋权放权,为科技人员和创新人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9月1日
(联系人:苗宏雄,电话:029-87292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