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674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674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3〕112号

时间: 2023-08-31 11:3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

签发人:姜建春

姚卫东、朱斌晨委员:

您提出的《引进吸收北卡模式助力我省产学研融良性循环》(第67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提出的“引进吸收北卡模式助力我省产学研融良性循环”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借鉴美国‘北卡模式’,加快推动我省科技成果向产业成果转化”,对进一步促进我省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具有很强的借鉴参考价值。

近两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部署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优创新生态,促成果转化,育创新主体,强产业体系,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见效成势。2022年,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近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增速均超过42%;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达13家,居西部前列;技术合同成交额3053.5亿元,同比增长30.3%。

一是实施“三项改革”,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在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中,高校职称评审更注重通过论文、项目、奖项等方面的权重,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后产生的社会贡献和经济价值未被充分体现,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员也缺少相应的职称晋升通道,工作积极性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三项改革”提出:明确技术转移人才参与职称评审的两条成长路径和评价标准,对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展新技术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工作的高校教师,按照分类评审要求纳入“教学科研型”参加职称评审,重点评价其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对专职服务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人员,纳入工程序列参加职称评审,重点评价其推广本单位科技成果取得经济社会效益过程中所作贡献,以能力、业绩和贡献评价人才。目前,317名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凭借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三项改革”消除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顾虑,对市场化导向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二是强化金融赋能,加大对创新成果支持力度。近年来,我省着眼打造“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链条,投资引导基金落地子基金24只、总规模283亿元,子基金投资项目117个、投资金额6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300亿元。秦创原总窗口设立秦创原系列科创基金20支、总规模122亿元,实缴金额38.42亿元;已投资项目296个、金额21.92亿元;春种基金累计为212家公司出资近2亿元,支持55个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拟上市重点培育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实施细则》,设立“秦科贷”专项子产品,降低融资成本,与15家合作银行签约,指导银行制定“秦科贷”专项信贷服务方案,为省内6377户中小微企业发放“秦科贷”555亿元,助力企业创新、产业、资金、人才的深度融合。

三是加强多主体协同,统筹资源配置。省科技厅深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破解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市场机制运行、现代化管理的独立法人组织,系统规划,研究部署了一批“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着眼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果催化转化和中小企业孵化,探索建立校(院)企合作新模式。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网络平台、秦创原发展公司)科创服务架构,要素支撑、服务保障、市场化运营能力不断提升。政产学研金协同发力,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组织高校成果路演、校企对接等1600余场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7万余个,转让专利技术2500余项。创新校企长效合作支持机制,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5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促进跨专业、跨领域、跨单位、跨区域协同创新。

四是优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良好生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出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实施方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等系列政策,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国内首批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推动省内高校院所转让许可专利4842次,中小企业接受转让许可专利3614次。以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为契机,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瞄准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需求,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全链条培育体系。上半年已开展了二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累计入库企业10060家;6月份启动第一批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征集工作,已有2245家企业正在网络系统填写申报,1200家获地市初审通过。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立足陕西实际,充分借鉴“北卡模式”,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聚力将陕西科教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持续释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潜能。推动“三项改革”向科研院所、中央驻陕单位、军工科研机构拓展,支持科研院所、军工单位自行转化、合作转化或由政府平台公司“打包托管”实施转化。二是建立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加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深度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产学研贯通、上下游一体”的科研攻关体系。三是持续优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加快修订《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近年来我省在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立法形式予以明确支持,强化法治保障。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8月29日

(联系人:王婷 电 话:029-87294265)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