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520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520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3〕113号

时间: 2023-08-31 11:3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

签发人:姜建春

郭小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省市支持建设大飞机创新原的建议》提案(第520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设立秦创原陕西航空航天产业总窗口,不断导入省市优势航空创新资源,助力大飞机创新原快速发展”的建议。

去年7月20日,大飞机创新原启动仪式在西安市阎良区举行,大飞机创新原是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由中航西飞联合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创新要素聚集、策源能力突出、科技活动迸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以“建设‘独具特色、布局科学、引领未来’的大飞机原创技术策源地,逐步连点成线、多线成面,多专业体系化发展”为发展目标,积极构建了“机理创新+技术研发+跨界融合+应用研究+能力生成”的产研协同新模式。前端密切对接国家级基础性、颠覆性重大科学原理研究机构,基于成熟度概念,体系化推进原创科学原理研究,协同突破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向全产业链输出亟需的科技成果,解决“卡脖子”“硬骨头”问题,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原创技术供给能力。大飞机创新原经过一年来的发展,首批启动高性能装配实验室、数智复材实验室等7个代表航空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实验室,涵盖了大飞机设计制造技术集群的关键环节,并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制造院、航空工业机载液压燃油与环控系统事业部、防护救生空降空投事业部、控制导航与制导系统事业部8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围绕重点装备发展的技术需求,联合开展专项研究工作。

二、关于“陕西省将大飞机创新原认定为省级秦创原创新示范平台,每年给予一定经费补助,主要用于大飞机创新原研发投入补贴、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建议。

7月24日,省委召开了十四届四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以来的工作,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安排部署,强调要勇立潮头谱写陕西新篇,追赶超越争做西部示范。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狠抓科技创新,其中《决定》第一部分中“在产业创新方面争做示范”明确将航空航天等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为加快航空航天产业体系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制度保障。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大飞机创新原建设工作,近年来支持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智能制造工厂项目建设,给予财政补助1787万,并根据进展情况接续部署。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与大飞机创新原进行对接,了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需求,加速推进大飞机创新原建设,推动我省航天航空工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加大大飞机相关研发设计人员引进,给予相关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多方面优待政策”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为企业引才用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校招”就是利用西安交大人才、教育、科研资源优势,面向海内外引才聚才,形成重点人才“蓄水池”。“共用”就是面向各领域各市场主体、用才主体,将池内的各种人才通过“三池”对接机制的纽带与桥梁连接,按市场规则进行“人才与项目”的投放匹配。“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新模式启动以来,全省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已达400余名。前不久,我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征集发布了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2000余人、岗位需求100余个,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聚焦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求,通过“校招共用”“以才引才”等方式,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针对企业引人难的问题,建立企业紧缺人才目录和“人才数据库”,实现企业、产业、人才精准对接。用好秦创原人才大市场,大力发展高端人才资源服务业。目前,已建立了省科技厅、省国资委、西安交大、西咸新区管委会、沣西新城管委会、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多方会商机制,根据会商机制确定扶持项目清单,同时,定期发布项目清单,推动用人单位与西安交大积极对接,截至目前已成功匹配212个创新型校企研发联合体。下一步,我省将更好发挥秦创原人才制度改革试验田作用,持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机制,加大人才资源全要素统筹力度,提升人才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形成人才集聚优势和发展优势,打造区域人才高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重要支撑。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8月29日

(联系人:张新楼,电话:029-87294932)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