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姜建春
任远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企业在我省科技创新中主体作用的建议》(第168号)收悉。建议提出的“转变科技创新管理工作重点”“课题验收加大企业参与度”“科技投入主体多元化”“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等四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对提升我省科技创新效能,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提案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点:从抓科技项目为主,转变为构建产业技术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分别对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创新型企业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加快不同阶段技术成果接力和转化,促进科技与需求的融合”的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强化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搭建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从国家到地方科技部门的职能和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并进一步强调发挥政府推进创新的作用,加强创新政策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
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要求,我省于2017年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依托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管理,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要求,不断从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自2017年开始逐步弱化项目管理职能,培育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服务职能,近年来先后制定了《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九条)、《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38条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等有较大影响力的改革性的政策制度,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党的二十大对科技部门管理职能等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调整,更加强化了宏观管理及服务职能,目前国家层面科技部门机构改革正在有序进行,下一步我省也将根据国家精神及我省实际,进行科技部门机构设置改革,以更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也请您持续关注。
二、关于您提出的“课题验收加大企业参与度:科技项目立项验收不仅主要由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项目和课题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也要加大生产企业、市场及第三方机构的介入和评估,把是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重要指标,以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评价标准,注重市场与用户评价,将学术专家评审为主的立项方式改为学术、企业、第三方专家结合的评审,把目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逐步以开发完成新产品为目标进行验收,不再单纯评价项目水平的验收方式,把有限的科技资源更多地引导到需求技术开发上。使科技项目和课题在不同程度上与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结合,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建议。近年来,我厅非常重视企业参与科技项目管理工作,在项目评审、验收等工作中,我厅要求必须有来自企业等的一线科研人员、产业方面的专家等作为专家组成员,以保障评审结果的真实客观。在验收评价指标标准方面,202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突出可操作性,分别对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明确对不同类别的项目采取分类评价的方式,对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突出原创导向,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突出需求导向,服务国家需要和我省发展需要,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的实际效果;对科技转化成果转化类科技活动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以市场绩效、用户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为主;对科技服务类科技活动突出效率导向,着重评价管理方式创新、管理工作效率、项目执行质量等管理工作绩效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下一步我们也会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让企业能够更多的参与到相关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以进一步提升我省科技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三、关于您提出的“科技投入主体多元化:没有创新投入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资金筹集,主要来自企业的有限资金和政府的补贴,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要把企业出题与企业出钱结合起来,建立“谁出题谁出钱,谁用成果谁出钱”的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科研立项的主体、投入的主体、研发的主体、风险承担的主体和利益共享的主体。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和产学研进入市场创新融资。建立多元化的科研融资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政府除了直接补助以外,应完善科技投入风险共担机制,可采取科技金融、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投入分担创新风险,从而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的建议。我们非常认同,近年来也探索开展了相关工作。在科技项目方面,我们先后联合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陕煤集团等设立联合基金项目,面向社会征集需求,由企业作为项目投入主体,并按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标准予以认可,既解决了企业技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又提升了项目的社会认可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近年来我们常态化面向社会征集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需求,并以“揭榜挂帅”的方式面向社会发布榜单,公开征集揭榜单位,供需双方直接沟通对接,直击问题核心,由需求方根据实际情况向供给方提供经费支持。我厅对最终揭榜成功,能够解决企业技术发展问题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补助。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2017年以来,省科技厅相继印发了《陕西省科技厅支持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工作指引》和《2017年陕西省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申报指南》,鼓励在陕省级以上行业龙头企业(转制院所)或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姻,由企业牵头投入,建设新型研发平台。对经认定的研发平台给予双方出资的20%、总数不超过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同时,平台上实施的科技项目经审核后还将被省科技厅列入年度省级科技计划。目前,已促成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陕西延长集团、陕西水务集团、中联西北设计院等50多家龙头企业启动筹建105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四主体一联合”模式推进成果转化被列入2018年国家发布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
同时,您提到的科技金融,税收优惠等方式,近年来我们也在持续开展,我厅已同省内外多家银行、投资机构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发了多款科技金融产品。同时,我们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载体,常态化举办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小路演大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按照“每周发布+月度专场”,建立“四位一体”全链条跟踪服务模式,搭建项目团队与企业、投融资机构的对接平台。2022年举办“三项改革”路演26场,路演项目119个,44个项目成立法人实体,32个项目在总窗口转化;带动全省举办路演活动242场,路演项目2353个,实现融资超过18亿元。下一步我厅也将持续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主体,加快建立完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资本市场融资和风险投资为支撑,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推动我省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您提出的“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带头人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改变目前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科研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应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和兼职,为企业技术改造和成果产业化发挥专长,加强人才相互流动,引导、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各种研发机构。对于服务企业成果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采取优先晋升职务职称等奖励措施”的建议。近年来,我厅在推动校企融合发展方面持续开展了相关工作,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技术协同创新,增强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能力,激发引导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中,2018年部署“技术入股”“吸纳成果转化”两类项目54项、资助金额1310万元,2019年立项支持两类项目92项、资助金额1430万元。2021年以来,我厅以秦创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工作机制,深化“高校聘用、企业使用、政府补贴”模式,支持为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推动高校科研人员带成果、带技术、带团队创办领办企业,支持科研人员加快成长为企业家,建立市场化的薪酬机制、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加快创新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衔接,推进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2022年认定了陕西秦川高端齿轮装备有限公司、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等2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进一步推动了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人才共享利用。下一步我们也会积极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在人才流动、职称评审等方面为各类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创造更好的政策支持环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以上是我厅对您提出的相关建议的回复,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并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工作,对我省科技事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8月25日
(联系人:王林、董岩昊,电话:029-812947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