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A
签发人:孙 科
沙石委员:
您提出的《以秦创原平台建设为契机 打造陕西职业教育新名片》提案(第52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引导职业院校专业优化和整合,促进职教体系与秦创原融合”的建议
近年来,省科技厅紧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求和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聚焦关键技术瓶颈和重大技术难题,凝练科技创新主攻方向,集聚全省科技力量开展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市场需求、产业需求、企业需求,注重研发模式创新,进一步释放活力、激发潜能,围绕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制备、光子集成芯片制造、机床智能主轴、高性能传感器、生物育种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了8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0个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重点产业链创新发展。下一步,将会同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在职业培养、技能提升等方面与我省产业需求对接,积极主动融入秦创原建设。
二、关于“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向秦创原聚集”的建议
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协调全省上下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完善联动机制,培育更多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科创项目、科创企业。
建设“三器”示范样板。遴选出一批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示范平台给予重点支持,探索“三器”建设运营的有效途径,为全省“三器”建设提供样板。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碑林环大学创新街区、西安硬科技社区、西安电子谷、咸阳创新湾等5个“孵化器”样板正式揭牌。西北有色院、西安光机所、空天动力研究院等6个样板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布局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立科技资源、企业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张清单”,以问题导向编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提升科技计划项目效能。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四主体一联合”校企研发平台。制定《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指引》,采取“揭榜挂帅”与定向委托等新型组织模式,接续部署“两链”融合重点专项,面向全社会发布“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揭榜挂帅”课题榜单,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核心问题。截至目前已布局建设22个新型研发机构和105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研发平台,发布5批次50个“揭榜挂帅”课题,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总窗口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氢能等8个重点产业集群,部署实施了2批次81个秦创原总窗口“两链”融合项目,支持经费约8000万,有力促进秦创原总窗口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三、关于“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在秦创原落地”的建议
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凝练挖掘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典型经验,在全省高校大力推广应用,探索破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的有效途径。设立“三项改革”试点专项,承办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陕西专场,组织高校院所“三项改革”和“创新团队”专场项目系列路演。目前已在75所高校推广试点,其中52家全面实施,60家高校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68家高校实施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54家高校计划实施横向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西北工业大学实施“三项改革”试点以来,164项科技成果作价2.45亿元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6家,60余人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申报职称晋升,以“技术入股+现金入股”方式组建成果转化企业17家。全省已有近18000项科技成果单列管理,1000余项成果正在实施转化,666名科研人员和36名科研管理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参加职称评审。
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为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渠道、构筑人才创新创业高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2021年11月,省科技厅启动了“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工作,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人才(科学家)为核心,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工程师)协作为基础,以企业或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以攻克产业重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为目的,形成科学家与工程师相对固定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科研(产业)创新团队。首批支持建设了2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对每个队伍给予30万的财政资金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完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库,积极跟踪,加强调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支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四、关于“发挥职业院校培训优势,保障秦创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倍增和“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工程,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尽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常态化征集适宜转化的科技成果3000余项,建立分行业分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打造秦创驿站、每周发布、月度专场3个层级“永不落幕”路演品牌。建好用好技术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等网上服务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等创新创业赛事,支持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区域承载型、高校孵化型、院所支撑型、企业主导型孵化服务平台。实施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引进培养人才工作机制,深化“高校聘用、企业使用、政府补贴”模式,支持为企业引进人才。2021年以来,全省新增各类研发机构564家、双创孵化载体282个、科技服务机构848个。举办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200余场,路演项目团队融资超过18亿元。2022年上半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400余家、达到2021年总数的90%,技术合同成交额1257.79亿元、同比增长43.34%。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8月31日
(联系人:张新楼,电话:029-87294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