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662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662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2〕258号

时间: 2022-08-29 09:1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 别: A

签发人:孙 科

张虹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662号)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2年至2021年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十年,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近年来,省科技厅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构建创新体系、培育科技企业,努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一、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研发创新

(一)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十三五”期间,围绕新一代通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北斗导航与卫星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安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安排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00余项,安排财政资金超过3亿元,并将新型计算、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多源异构大数据处理、基因编辑等基础前沿理论研究,以及华为鲲鹏、昇腾生态培育等自主可控技术研发纳入省级科技计划予以支持。

(二)推进实施“智能制造”重大专项。促进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已下达专项第一批项目4个课题,分别由法士特集团、秦川机床、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和铂力特等省内领军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牵头承担,课题预算总投资1.3亿元,其中财政支持约6500万元。启动“高端集成电路与先进半导体器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重大专项,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我省重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三)组织实施“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制定出台《实施“两链”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我省23个重点产业领域,全图谱梳理产业链构成和产业融合载体分布情况,建立企业资源、创新资源和关键核心技术“三张清单”。落实2021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21〕15号),在高档数控机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实施“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支持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产品开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发布“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揭榜挂帅共11个课题的“揭榜挂帅”榜单。

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目前我省建有相关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组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7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了资源优化配置、研发协作攻关的合作共赢机制。推进实施“1155”创新工程,支持企业为创新主体,联合高校、院所共同建设1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陕西省科技厅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延安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三方共同推进云计算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打造延安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推进陕西省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发展。指导华为与陕西省10家省市单位共同签署鲲鹏生态战略合作协议,携手31家企事业单位成立陕西鲲鹏计算产业创新联盟,共同推进鲲鹏生态在陕全面落地,助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二)推进国家超级计算西安中心建设。经我省多次协调对接、积极争取,2021年8月科技部批复同意陕西筹建国家超级计算西安中心。超算中心项目将组建以高性能计算软件研发为主的计算应用创新中心,强化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国家高性能软件“卡脖子”问题,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度融合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夯实我省算力基础。超算中心建成后总峰值计算能力达到300P(第一阶段180P)和100PB的分布式存储资源。目前超算中心已完成核心设备及全系统联调。

(三)支持科技资源共享共用。通过科技创新券推动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放仪器设备。上线运行陕西省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推动创新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主动为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助力陕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目前已汇集省级研发平台400余家、企业7000余家。

三、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双创”孵化工作

(一)支持双创孵化载体建设。推荐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中关村e谷(西安)核芯空间、西安卫星应用众创空间、汉中颐高互联网双创园、腾讯众创空间(西安)、百度(西安)创新中心等35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众创空间进行国家级备案。截止目前,陕西省建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0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0余家。

(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陕西省创新创业大赛(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赛事中,确定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为行业分赛,近年来共从千余家企业和团队中筛选100余家参加全国总决赛,并协调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对接。

(三)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多措并举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精准帮扶等措施,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拟上市企业的企业培育路径。2021年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8397家,其中,电子信息类、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类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占比超过50%。支持科技企业上市,目前陕西省共有1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位列排名全国第十,西北第一。

您提出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创新驱动”的建议,对我厅的相关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将充分吸纳、认真落实。下一步,我厅将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牵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启动实施新型显示、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产品开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部署实施高性能制造、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与工业软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和科技融合等重点产业创新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国家超级计算西安中心建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供给。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发平台、创新联合体,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库,精准挖掘、评估和匹配企业技术需求。举办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系列路演活动,搭建优秀科技计划成果与各类风险投资、产业需求对接的高水平平台,促进科技计划成果在企业转化和产业化。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诚挚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向我们提供宝贵建议。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8月10日

(联系人:魏煜欣,电话:029-87294225)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