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孙科
郑翔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医药创新发展工作的提案》(第98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科技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总体部署,通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引进、成果转化落地等助推我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构建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坚持以项目为引领、以平台为支撑、以科技奖励为激励,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原始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与医药产业紧密融合对接,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一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间,通过省级科技计划支持医药研究项目课题467项,推荐申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二是依托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162个,包括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分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6个、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53个、创新药物研究中心7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产业化”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领域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的申报推荐、遴选评审工作,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5项,其中国家科技奖二等奖2项(参与),省科技奖一等奖2项。
(二)多措并举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一是加快培养领军人才。我厅出台《关于组建省级创新联合体工作指引》,支持创新型企业、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以项目为牵引,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培养一批帅才型科学家。二是以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抓手,培养一批科技新星、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为我省争取国家项目、奖励打造中坚力量。三是实施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支持我省生物医药行业相关高校、医院及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精尖技术,给予引智经费后补助支持,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是统筹布局全省医疗领域引智示范基地、引智服务站建设,搭建医药创新人才聚集平台。挖掘生物医药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需求,组织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活动,精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五是组织实施生物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出国境培训,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陕开展专题讲座,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跨学科交叉人才。
(三)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逐渐形成省市(高新区)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专业机构与企业、资本等协同联动共促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一是相继出台了《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法规“三部曲”。二是构建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已认定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99家(其中国家级21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14家,形成了特色鲜明,能力互补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网络。三是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投资设立20支子基金,累计投资科技企业325家,为科技企业提供有力资本支持。四是组织开展“陕西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线上“云对接”、进地市、省市协同、省市区联动等多种形式推介活动,促成100余项科技成果签约转化。五是与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科技金融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优惠产品。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攻克医药领域关键技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开展医药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实现“出成果”和“用成果”有机统一,助力我省医药产业长足发展。
二是加大人才团队培养力度,储备科研攻关力量。依托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各类项目,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我省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储备科研力量。
三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秦创原科技创新总平台作用,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包括产学研用金各种要素在秦创原汇聚,形成创新的活力,鼓励和支持医药企业吸纳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成果价值。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6月22日
(联系人:郑会娟,电话:029-87294140)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