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第168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第168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1〕151号

时间: 2021-06-15 09:0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

签发人:孙科

郭立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陕西省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第16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组建陕西实验室、争取国家实验室在陕布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一项重点工作。陕西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进入国家实验室序列。其战略定位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通过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支持,聚焦国家长远目标、重大需求和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集成性科技创新;二是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科技资源共享为主线,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作用,整合在陕优势科研力量,吸引和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探索建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途径,带动科研力量优化布局和自主创新能力跃升,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我省聚集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创新高地,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的机制,面向全球不拘一格吸引和选拔高端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领军科学家和学术骨干,增强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2021年1月,省委书记刘国中在接受中国之声权威访谈系列报道《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专访中指出“重点围绕空天、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科学等陕西优势领域布局建设陕西实验室并争创国家实验室”。2月,我省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围绕优势领域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陕西实验室体系”。

省科技厅自2018年起谋划筹建陕西实验室,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通过挖掘梳理在陕科技创新资源摸清“家底”,对标国家拟布局方向,形成我省争创领域的基本判断;二是通过学习中央相关文件及赴北京、上海、广东、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市和在陕相关优势科研单位调研,研究提出符合我省实际的陕西实验室组建方式;三是组织在陕相关单位和科学家座谈讨论,达成共识,聚焦方向;四是以项目为纽带,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为主线,先行部署了一批基础研究定向委托项目,委托在陕领军科学家开展相关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五是多次向科技部汇报工作推进情况,请求支持指导,将其作为我省请求支持事项之一向国务院调研组作了汇报,列入“5.22”重要批示事项与相关国家部委共同推进。

经与科技部不断沟通,省科技厅审慎研判和分析了国家实验室的布局方式及先行启动省份的建设经验,综合判断我省需做好长期建设陕西实验室、下大力气建好陕西实验室的准备,集中精力按照中央相关文件要求,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在我省优势领域,整合我省最优秀的团队和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以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宁缺毋滥的原则推进陕西实验室实体化建设。首先在国家需求较为紧迫、我省比较优势明显、重大科技任务承担能力强、有明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切合我省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方向、引领带动和溢出效应强、基础条件较为成熟的领域形成陕西实验室组建方案,边实践,边完善,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根据国家和我省战略需求,适时启动其他领域陕西实验室建设。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陕西实验室实体化建设,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更好支撑。

您的提案对陕西实验室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省科技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纳、认真吸取。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6月9日

(联系人:董鸣,电话:029-81294815)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