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A
签发人:赵 岩
羌薇代表:
您提出的《深化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集约型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第45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节能减排等领域聚力发力,不断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各地市、各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发挥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
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引擎加速”行动计划,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省级高新区《认定管理办法》,出台我省高新区《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核评价管理办法》(陕科发〔2019〕18号),结合年度统计数据,对全省高新区开展评价监测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由园区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开放合作与辐射带动作用等5个一级指标组成,下设38个二级指标。其中增大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权重,突出了监管和服务功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要求,建立激励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正面清单”,以及确保绿色和协调发展的限制与禁止事项“负面清单”。截至目前,全省国家高新区达到7家,省级高新区17家,高新区已成为我省创新驱动的核心区域和重要载体。同时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分别与榆林、安康、宝鸡、延安、渭南等地市组织厅市会商工作,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实施区域创新能力引导计划,支持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
二、强化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用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绿色技术和民生科技创新,在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建筑等领域部署和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建成了一批平台,转化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疫情期间加强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防控,紧急开展新冠肺炎专项研究,围绕生物技术发展、重大疾病防治、中医现代化、创新药物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探索建立科技支撑疫情防控的长效机制。同时注重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作用,支持开展水、土、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的研究。在环保领域注重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培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一是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项目为导向,推动关键技术研究,引导绿色技术创新,努力在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建筑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支撑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实施“能化资源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等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加强循环发展、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支撑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构建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鼓励各国家级、省级高新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加强规划引领,突显产业特色,促进产业集聚,支撑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带动创新发展的增长极、新引擎;围绕地方产业需求,组织实施特色产业创新链科技计划,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培育特色产业。
今后,我们将继续推动各类园区的循环化改造,重点加强供给侧改革,加大技术创新和有效供给,提升产品附加值,突出产城融合,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推进园区经济持续优化。
以上回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再次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4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