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A
签发人:赵 岩
韩开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9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工智能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我省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良好的“硬科技”产业基础,人工智能人才全国领先、科研实力优势明显、产业应用逐步拓展,具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良好基础。全省集聚了9位院士,23位长江学者,有31所高校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科研人员数量达12878人,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重要培养基地。拥有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49个,在图形识别、机器学习、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世界领先优势。从事人工智能产业企业约170余家,产值约130亿元,涵盖了人工智能产业各主要技术领域,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支撑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40%以上增速。
省科技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有关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讲话及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精神,大力推进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研究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推进计划》,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军民部省央地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培养人才、产学研协作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我省人工智能创新提出了规划和目标。配合省发改委等部门起草了《陕西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9-2023年)》,对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出规划和布局。2018年以来,在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部署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机、无人系统等相关领域重点产业链,实施重大重点项目立项近70项,支持金额超过5200万元。组建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无人系统工程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工业图传与控制应用工程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型研发平台。支持西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发挥人工智能对西安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积极利用在人脸识别、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优势,统筹全省科技资源,研发人脸识别测温可视化系统、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防疫消杀服务无人机等产品,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
一、关于“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核心技术转化应用,打造人工智能优势产业”的建议
进一步推动军民、央地、部省融合资源创新,集中力量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创新平台建设。一是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加快部署人工智能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人工智能软硬件基础平台、数据服务与安全测试平台,强化对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基础支持。二是继续推进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全力支持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大讯飞西安研究院共建的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凝练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深入实施“1155”工程,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推动高校自由探索科研与企业目标导向研究有效对接,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二、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陕西省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示范,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省科技厅将继续发挥我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优势,通过各类省级科技计划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物流、智慧医疗与健康等重点领域应用示范、融合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创建智能经济新形态,助力构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是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智能化,推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示范应用。二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产品协同设计、数字文博、数字娱乐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发挥陕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进人工智能在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创意设计等领域应用。三是开展新一代智能仓储等物流智能装备示范应用,研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和服务系统,实现精准、高效的物料配送和无人智能仓储。四是推进健康监测、疾病预警、诊断等相关软件及平台研发,可穿戴设备和家庭智能健康检测监测设备的研发。
三、关于“从组织领导、资金、人才、舆论引导等方面强化政策保障,健全扶持政策体系”的建议
一是在省重点研发计划中继续设置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产业创新链、特色产业创新链,在智能感知处理、智能交互与协同、智能系统、智能理解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组织具有优势的科研单位申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二是通过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高校院所强化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三是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统筹推进《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扶持和造就一批高水平优秀创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的精准引进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和企业与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互动,引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高技能人才和高端创新团队。四是联合省税务、财政等部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税收优惠政策。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4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