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A
签发人:赵 岩
陕科函〔2019〕136号
方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将我省高校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立项为省级项目的建议》(第76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长久以来,我省主要的科技创新活动多集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省科技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建设“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为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主体、管理主体、需求主体和市场主体,深入介入创新平台的运行与管理,科技厅自2016年起,陆续批复建设了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等13个校企合作新型研发平台,在给予后补助经费支持的同时,依托平台的校
企合作项目将优先列入省级计划予以支持,实现横向课题变纵向课题。目前,“四主体一联合”新型平台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为陕西产学研合作趟出了一条新路。2019年3月印发的《陕西省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建设100个龙头骨干企业承载的“四主体一联合”等新型研发平台。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继续总结经验,大力布局建设新的“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做好服务工作,打造校企协同创新共同体。
二是设立陕西省自然科学企业联合基金。为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提升主导产业和重大工程的科技水平,2018年,陕西科技厅分别联合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煤联合基金和引汉济渭联合基金。按照联合基金协议,科技厅根据联合单位的科技需求和专家建议,向社会公开发布资助指南,作为省科技计划的组成部分,引导和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具有应用背景的基础研究,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是全力推进“1155”工程。2019年3月,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教育厅联合发布了《陕西省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陕发改高技〔2019〕280号),《若干措施》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我省科技教育资源优势,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应用的通道,提出了总体思路(“1155工程”)。目前,省科技厅已依托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完成了“需求征集”模块开发,委托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搭建“中小企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下一步,服务平台可以根据行业技术细分代码,对企业需求信息与创新平台能力信息进行线上匹配,每完成1个合作项目,省科技厅相应安排科技计划项目给予支持。
下一步,陕西科技创新工作将按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思路、政策、重点”六字要求,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精准施策,让创新要素、资源和人才在科研机构和企业间自由流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解决企业实际技术与管理难题为目标,以合作项目支持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为我省创新发展创造健康可持续的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指导!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5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