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第739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第739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19〕144号

时间: 2019-07-31 10:3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  别:  A 
签发人:赵 岩
陕科函〔2019〕144号

苏三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点支持省属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建设国家一流学科的提案》(第73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厅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省重点建设的13所高水平大学为陕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自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以来,产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共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主持完成省科学技术奖137项;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2家。今后一个时期,我厅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支持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一、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省属高水平大学是我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等特点,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为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2018年,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确立了我省基础研究“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完善基础科学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加强国际合作和优化基础科学研究发展机制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9条具体措施。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抓好《实施意见》的落实工作。此外,在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方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下一步我们将抓好贯彻落实。

  二、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和资源统筹力度,省政府决定从2019年起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财政投入经费翻一番,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增加面上立项率,将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数将从500个增加到1000个;二是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每年支持10个左右项目开展有可能孕育重大突破的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研究;三是培育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同时通过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2018年,省科技厅和陕煤集团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两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按照联合基金管理办法,科技厅将企业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需求凝练成省级计划向全社会发指南,以此来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去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省财政以1:4的经费投入比例带动企业投入。2019年省科技厅将继续扩大联合基金的实施范围,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下一步,我省将会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有望冲击国家一流学科,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加大投入力度。

  三、科学布局重点实验室。我省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省重点实验室170个,实验室已成为出创新成果、聚集人才、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对支撑一流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省将积极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完善省重点实验室体系,以形成对我省创新链的整体有力支撑。

  一是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省科技厅确定了2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其中省部共建类8家,学科类和企业类各10家,各类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培育建设,省科技厅对建设期满后达到预期目标的给予支持并重点向科技部推荐申报。对于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多次带队赴科技部汇报实验室培育建设情况,结合科技部的要求和实验室特点,不断优化建设方案,力保在2019年部省会商时再确定1-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学科类和企业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在指导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同时,积极与科技部沟通汇报,抓住国家下一步即将优化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契机,未雨绸缪,提前部署,把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做扎实。

  二是优化完善省重点实验室体系。近年来,省科技厅研究制定了《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能力提升工作指引》和《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大力支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支持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的目标。省科技厅梳理了我省基础研究能力清单,将以形成有效竞争为原则,研究提出省重点实验室总体布局方案,形成对创新链的整体支撑能力。对处于领跑、并跑、特色学科领域,优化布局新的省重点实验室,抢占科学前沿,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省科技厅率先在全省科技业务中以省重点实验室为试点,开展了平台+数据+标准(PDS)的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创新管理和动态调整,形成省重点实验室良性循环、竞争发展机制。同时将按照“平台围绕学科建,项目跟着平台走”的工作思路,把项目向平台集中,优化完善省实验室体系,把实验室建成学术中心、人才中心、交流中心。

  感谢您对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5月27日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