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B
签发人:赵 岩
陕科函〔2019〕91号
卢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64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印发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大产学研合作支持力度,努力提升制造业自主研发水平。加快推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化、高端化发展,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全力打造‘三个融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建议
省科技厅统筹全省科技、军工优势资源,深化央地、部省、军民融合,在重点领域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支持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成立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运行,以西北有色、陕西有色、西工大等单位为依托积极争取新材料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陕布局,支持西工大、航天四院、航天六院、中航动力等单位组建了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推进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等。初步形成了深化“三个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
二、关于“积极构建‘四链互动’的制造业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议
为贯彻《陕西省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推动“1155工程”的实施。省科技厅召开了“1155工程”推进会,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分工。详细梳理了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清单及卡脖子技术清单,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关于编制科技平台基地建设规划和计划的通知》,分析平台布局情况,找出短板弱项,提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拟建平台未来三年建设规划。目前,省科技厅已建各类科技平台基地总数587个,规划新增各类平台339个,其中先进制造领域重点实验室、“四主体一联合”工程中心(升级)和“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计划新增数量最多。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将有力推动高校自由探索科研与企业目标导向研究对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创新、资金、政策”四链互动推动我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三、关于“不断完善‘四个协同’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议
一是根据赵刚副省长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批示精神,省科技厅开展了我省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领域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指导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计划指南的编制。二是启动实施了智能制造、能化资源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科技重大专项,编制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半导体与高端集成电路、新材料重大专项实施方案。重大科技专项以产业化和产品为目标,围绕承接国家战略任务和陕西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首台、套),推动制造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三是深入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依托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股权投入32家智能制造企业1.66亿元,两批推荐4家制造领域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四是实施“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支持制造业领域创新团队9个、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0多名。实施《陕西科技智库体系建设方案》,发挥在陕制造业领域院士20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青5人等高端智库作用,启动建立院士“一室一站”和战略研究院。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全力推进陕西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促进我省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4月30日
